• 全部
  • 乡村振兴
  • 社区发展
  • 社会救助
  • 科教文卫体发展
  • 京津冀协同发展
  • 其它

公益少年营——困境青少年成长赋能项目

  • 机构名称: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 项目类型:其他
  • 当前票数:
  • 当前排名:

本项目计划自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在北京地区重点针对身处边缘、缺少资源的10—18岁困境青少年预计20人开展服务。青少年期是人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中自我角色认知、社会责任意识发展、社会价值体现都是这一阶段重要的发展特征。困境青少年因为缺少资源,缺乏社会支持网络,从而影响到他/她们的个人未来人生规划发展。而在社会普遍认为困境青少年是“弱势群体”、“问题群体”的大背景下,这些困境青少年将会变的更被边缘化。本项目将通过开展公益少年特训营、公益少年成长系列小组及公益实践等系列活动,培育身处弱势的流动青少年掌握公益与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使其成为认同公益理念,具备服务需求评估、活动策划、服务开展、公益倡导等基本能力的公益少年,实现助人自助。

项目需求及产出

青少年期是人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是人从不成熟期走向成熟期的重要过渡时期。在青少年期,生理、心理特点逐渐成熟,主要表现在认知能力发展、个性成熟、情绪情感特征、意志特征、言行特征和性心理成熟六个方面,而自我角色认知、社会责任意识发展、社会价值体现都是在这一阶段重要的发展特征。因家庭结构不健全、经济贫困、患病等原因陷入困境的青少年,往往居住环境逼仄,社会交往范围狭小,缺乏自信,导致他们对自我角色认知、社会责任意识、社会价值感等发展性能力严重不足,这将影响到他们个人的未来人生规划发展,如果不加以干预,困境青少年很可能依然会陷入困境的老路。这些问题的解决,传统简单的救济式救助方式难以回应,需要专业力量的介入。

协作者以“团结协作 助人自助”为组织发展理念,相信“每个弱者都有力量,每个生命都有尊严”。困境青少年不应该只是“问题群体”、“弱势群体”,他/她们都有着具大的发展潜能,有着自我实现的愿望。如何激发他们自身面对困境走出困境的动力?如何发掘他们自身的潜能去自助互助从而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本项目将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采取增能理论支持,通过对困境青少年培育成为公益少年,实现受助者到助人者的改变。

预期产出与成效:

1.完成一套系列的公益少年培育课程;

2.培育20名困境青少年成为认同公益理念,具备服务需求评估、活动策划、服务开展、公益倡导等基本能力的公益少年;

3.一部困境青少年参与创作、演出的民众戏剧;

4.完成一期公益少年成长记录的通讯特刊;

5.完成一部展示公益少年成长变化的纪录片。

项目实施计划

一、项目实施进度及阶段性产出

(一)2021年7月:公益少年候选人招募及遴选 1.通过北京协作者服务社区、学校等公开招募,进行项目宣传,同时通过社区骨干及学校推荐的形式寻找有意愿参与的困境青少年;

2.对报名的困境青少年进行面试遴选以及家庭学校背景调查,进而确定入选公益少年培育名单人员。

阶段性产出:公益少年候选人招募遴选标准及流程经验总结

(二)2021年7月-8月:公益少年候选人领导力特训营,以暑期夏令营为契机,针对招募到的困境青少年开展集中封闭式公益少年候选人领导力特训营,培育其对公益的认识和了解。

第一天:团队认识,建立营队契约,成立小组;

第二天:公益领导力培训工作坊;

第三天:参观交流,与知名公益人士对话;

第四天:走访社区,以儿童友好社区建设为主题开展调查;

第五天:成果总结,结营;

阶段性产出:公益少年候选人领导力特训营服务计划及经验总结;

(三)2021年8月-2022年7月:公益少年成长系列小组,利用周末时间,开展公益少年系列成长小组、社区调查、社区志愿服务实践主题课程,以摄影、写作、民众戏剧等方法,培育困境青少年具备公益理念和志愿服务意识,掌握参与公益服务的基本能力。

1. 公益少年之“摄影的力量”课程:培训公益少年基本的摄影知识及技巧,记录社区、家庭中的生活场景、环境情况,举办公益少年图片展。

2.公益少年之“文字的魅力”课程:开展公益少年写作、编辑能力培训,培育其书写记录自身对公益和志愿服务参与的看法。

3.公益少年之成长剧场:支持培育公益少年参与创作民众戏剧,通过文艺方式表达自身以及关注的公益议题。

4.公益少年之社区公益行:社会工作者支持公益少年针对发现的身边伙伴及社区等需求和问题,设计志愿服务计划并实施,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到社区服务实践中。

阶段性产出:

-公益少年培育系列课程;

-1部公益少年参与创作的民众戏剧;

-公益少年成长变化的文字、影像记录素材;

(四)2022年7-8月:项目总结及成果展示

1.对项目实施进行总结梳理,形成项目总结报告;

2.借助夏令营通过图片、视频、展览等多种像是集中展示公益少年一年的成长变化。

阶段性产出:

-项目经验总结报告;

-公益少年成长变化纪录片;

-公益少年成长变化专题通讯特刊;

二、项目执行团队

姓名 职务和经验 分工

任文欣 社会工作部主任,助理社会工作师,云南大学MSW,四年困境青少年服务经验。项目负责人

王肖 社会工作者,助理社会工作师,三年社会服务机构运营及项目经验。 项目执行

杨凯丽 社会工作者,五年社会工作服务经验。 项目执行

张晏玮 新媒体传播官员,多年传播倡导经验 项目宣传传播

余晓雪 财务助理,多年社会组织项目财务管理经验 项目财务管理

李真 社会工作督导,中级社会工作师,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民政部全国社会工作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北京青联委员,中国十大优秀社会工作者、北京青年榜样称号获得者。 项目督导

卢金艳 社会工作督导;中级社会工作师,全国最美社工获得者 项目督导及培训

三、项目风险控制

1.风险一:困境青少年因为学习、家庭等原因参与活动存在不稳定因素,影响活动效果;

应对措施:前期遴选候选人时需要与青少年本人和家庭沟通清楚项目参与要求,让其能够持续参与;实施过程中出现不稳定情况,社会工作者及时跟进了解情况,提供支持加以解决;

2.风险二: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不稳定阶段,疫情影响项目无法按照原计划实施;

应对措施: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如果疫情变化影响原定计划实施,及时调整工作计划,转为线上等形式开展。

四、项目宣传计划

1.在协作者自媒体:公众号、微博等上面开设项目专题话题,项目动态进展及时撰写图文消息发布, 进行传播;

2.撰写项目专题纪录片脚本、专题通讯专刊大纲,在项目实施开始到结束全过程中注重素材采集,编辑形成一期专题通讯发布,制作专题纪录片,通过在线平台传播以及在项目成果展示会进行播放;

3.结合项目专题活动,主动邀请相关媒体对项目进行宣传报道,扩大项目影响力。

五、项目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1.项目创新性:

区别于传统认识中仅仅将困境青少年看成“弱势群体”“被帮扶对象”,本项目秉持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理念,运用增能理论,注重发掘和提升困境青少年自身的潜能,通过项目活动使其从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这将根本性影响困境青少年未来的个人成长发展,协助他们提升自信,勇敢面对困境状况,有信心突破困境,并认识到自身价值,能够去服务他人。

2.项目可持续性:

本项目区别于传统救济式救助,而是注重服务对象自身能力的提升,增强了服务对象自身的权能,使其自己能够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对其自身成长发展具备持续性的影响,而非单次性或仅局限于眼前短期需求的满足。

项目总结探索的困境青少年培育经验模式,对于各类人群的困境救助工作均可以复制推广。

项目年度预算

序号 预算科目 预算明细 小计

一、公益少年候选人领导力特训营

1.住宿费:125元/人/晚X25人(含工作人员5人,公益少年20人)X4晚=12500元

2.参访及社区调查租车交通费:3000元

3.餐饮费:100元/人/天X25人X5天=12500元

4.活动物资、材料费:200元/人X20人=4000元

5.保险费:50元/人X20人=1000元 21750

二、公益少年成长系列小组(摄影、写作、剧场每个系列小组各5次,共计15次)

1.活动物资材料费:200元/人X20人=4000元

2.培训老师劳务费:800元/人/次X15次=12000元

3.公益少年社区行实践活动物资材料费:

200元/人/月X5个月X20人=20000元 36000

(三)项目宣传

1.宣传倡导人员费用,将安排1人负责项目专题通讯和纪录片素材拍摄及编辑制作,预计每月投入5个工作日

300元/人/天X5天X12个月=18000元

2.项目宣传品制作,包括宣传单页、海报、条幅、成果展示册等:20000

3.媒体传播:5000元 43000

(四)项目执行人员费用

1.项目负责人1人,投入30%精力负责项目协调管理跟进,人员费用为8000元/月,本项目支持8000元/月X30%X12个月=28800元

2.项目执行社会工作者2人,投入50%精力负责该项目,人员费用人均6000元/月,本项目支持:6000元/月X50%X12个月X2人=72000元

3.志愿者补贴:100元/人/天X4人X50天=20000元 120800

五、专家督导费

为项目实施提供专业督导建议:800元/月X12个月=9600元 9600

六、管理费 项目财务、办公等行政管理费 231150X10%=23115元

七、税费 1% 2568

八、合计 25683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