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星小公民”五社联动培养计划
- 机构名称:北京市东城区绿色家园发展促进会
- 项目类型:助力基层慈善建设
- 当前票数:
- 当前排名:
项目概述:
“五星小公民”儿童志愿者五社联动培养计划,聚焦社区5-14岁儿童的社会化成长需求,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工工作者为支撑、以社会组织为载体、志愿者为辅助,整合基金会慈善资源为补充,重点采用小组工作法培养社区儿童志愿者。
该计划结合社区关心特殊老人、关爱困境儿童、垃圾分类等需求,每月推出一项志愿活动及相应的儿童志愿者素养培训,指导儿童组建或参与志愿成长小组、制定公益活动实施计划、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增强儿童参与志愿活动意识、组织志愿活动能力、团队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项目目标:
重点采用小组工作法,初步培养17支共计500人的儿童志愿者服务队,让儿童公益行为从低频升级为高频,提高儿童社会责任感。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1-2年
已实施周期:未开展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300人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500人
项目受益对象
5-14岁儿童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20万元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31.04万元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东城区17个街道
项目合作单位
东城区妇联、17个街道妇联、北京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
项目需求
需求调研:
调研东城区17个街道近300组家庭显示,目前社会上能提供系统化、可持续、有公信力的儿童志愿活的公益项目严重不足。
公益方法:
本项目以小组工作法为主,以个人和社区工作法为辅。
1、五次课程。每月五次志愿者素养课程(可复听),提升儿童参加志愿活动意识和指导每阶段行动。
2、五项活动。全年12项,重点打造5项儿童公益活动,在场景中反复锻炼儿童团队沟通和语言表达等能力。
3、五个角色。培养儿童理解角色和责任间的关系,提高责任感和胜任力。
4、五种指标:重点培养儿童目标管理能力和计划执行能力。
5、五大权益。保护儿童的自愿参与权、主体地位权、荣誉权、培训权和记录志愿时长。
各项“五”的介绍,详见下文。
项目目标
1、项目总目标
重点采用小组工作法,为东城17个街道初步培养500位儿童志愿者。儿童志愿者要牢记一个身份(“五星小公民”儿童志愿者),理解五个角色(学习者、志愿者、传递者、传播者和捐赠者)和实现五种指标(参与6小时素养培训、掌握2项以上儿童志愿活动、参加6小时以上志愿活动、用自己劳动收入为5A级慈善基金会月捐、成为儿童友好城市小解说员),增强儿童参与志愿活动意识和组织志愿活动能力,切实提高儿童社会责任感。
1、项目分目标
(1)增强“五星小公民”儿童对志愿者身份的认同和五种角色理解。
(2)鼓励儿童志愿者主动组建自己的儿童志愿成长小组。
(3)引导儿童志愿者积极参与年度公益行动并实现五种量化指标。
(4)把关心社区特殊老人、关心社区特殊困境儿童等社区需求同儿童志愿者培养公益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5)鼓励家长全程支持儿童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2、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
“五星小公民”儿童志愿者成长计划是长期的公益项目,制定了最低目标和超项目周期的最高目标。
最低目标:让儿童志愿者的公益行为从低频升级到高频。
最高目标:培养具有“中国精神、世界格局、未来智慧、社会责任”的家国少年。
项目成效
深耕东城区,把该公益项目做成助力基层慈善建设的品牌项目。
1、与东城区17个街道联合培养17支儿童志愿服务队,每支拥有儿童志愿者30人左右,共计500人。
2、方便亲子家庭高频参与高质量的公益活动。每月
一主题,每周一场,全年预计举办60场公益活动。重点打造五项活动是:护航成长 儿童安全进家庭、爱心义卖 最美童心、童心向党 儿童友好政策我来讲、暖冬行动 关爱特殊老人、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目的是在志愿活动中培养儿童爱劳动、有爱心、尊老爱幼、爱党爱家的优秀品质。
3、广泛而积极的社会效果。500名儿童志愿者在志愿北京注册率高达100%,志愿时长总计增加15000小时;引发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各界对培养儿童志愿者的广泛关注,并积极探索或加入到“五星小公民”儿童志愿者联合培养中来。
4、儿童志愿者实现五项量化培养指标。6小时素养培训、2项以上儿童志愿活动、10小时以上志愿时长、用自己劳动所得为5A级慈善基金会月捐、成为儿童友好城市小解说员。
5、与社区家庭联合培养,儿童素养明显提升,包括儿童品格和社会责任感、对社会的关注与关爱、创新思维、团队沟通能力,特别是内心滋养出的家国情怀。
项目管理
1、首先成为市区民政、市区妇联、5A级慈善基金会、广大家长信任的培养儿童志愿者公益项目,增强其公信力。
(1)去年12月由市妇联作为主管单位批准成立该项目的指导机构—北京市妇促会小公民成长教育专委会。
(2)与北京妇儿基金会、多个区妇联、区卫健委联合开展“护航成长 儿童安全进家庭”公益活动,得到大批儿童安全座椅和各方广泛支持,大大提升儿童志愿活动效果。
(3)积极参与政府购买服务,提升品牌影响力。“五星小公民”儿童志愿培养计划年初被市民政局评选为“2022年民生志愿服务V创投计划”儿童组项目的第一名,并在学习雷锋日作为大赛的代表,专刊登录在《北京社区报》;2022年昌平民政局也采购了“五星小公民”儿童志愿培养计划项目。
2、形成 “五星小公民”公益生态伙伴运营模式,使利益相关方形成有机整体,效果良好。
(1)政府部门:政策引导、资金支持;提升项目品牌信誉。
(2)基金会/爱心组织:资金支持与管理、物资提供等。
(3)项目执行机构:守初心定战略、搭平台整资源、强服务创价值等。
(4)社区家长:家长积极加入社区志愿服务;为儿童志愿者成长创造环境、提供支持。
(5)儿童志愿者:明确五个角色、实现五种指标。
项目实施计划
1、实施分三阶段:
第一阶段,首月进一步调研与优化方案。
第二阶段,次月开始正式实施。
以月为周期,采用“双螺旋法”,即每月启动一项公益活动,同步启动本月儿童志愿者素养培训,既能调动儿童高频参加志愿活动积极性,又能持续提高儿童的志愿意识和志愿能力。每月实施重点如下:
(1)参加培训。五次培训重在让儿童了解参加志愿活动意义、激发志愿动机、指导每阶段行动。
(2)制定目标与计划。儿童制定小组目标和行动计划。
(3)积极行动。儿童要录制本月公益视频、邀请其他儿童加入自己志愿小组、共同执行计划等。
(4)效果评估。儿童志愿者自我评估、小组评估、家长评估。
(5)儿童志愿者权益保护。包括志愿时长记录、志愿物资支持、荣誉证书等;
(6)与家长、社区保持沟通。每月获得反馈,共同优化下个月支持儿童的成长策略。
第三阶段,最后一个月,评估、结项、制定可持续发展计划。
2、项目创新性和可持续性:
引导儿童社会化的方法创新且较强可持续行。
儿童一直被视为志愿服务的接受者,而不是提供者。本项目重点运用小组工作法、“双螺旋法”培养方法和公益生态伙伴运营模式,培育儿童志愿者,让儿童在助人自助中,引导儿童社会化,增强项目可持续性。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1、机构负责人:欧阳赵敏
•毕业于985重点大学
•全国农业种植专家
•北京市三八红旗手
•北京市大兴区政协委员
•北京市妇促会副会长/小公民成长教育专委会主任
•公益打造220亩的儿童友好农场
•积极连接包括妇联等政府部门,打造儿童友好平台
•五星志愿者,为社区、街道等组织上万场公益活动
2、项目负责人:胡聪
具体职责:负责整体项目设计和督导,对项目整体效果负责。
•哈工大本硕
•北京市引进人才
•追随多位人生导师研学七年
•历时五年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读懂孩子理论》
•研发“五星小公民”儿童志愿者培养体系
•北京市妇促会小公民成长教育专委会首席专家
•曾为CCTV2《创业英雄汇》创业导师
•曾为3000多位创业MBA校友和近万位女创学员设计开发创业课程
•特邀党史讲解员,2021年为数千位党员群众讲百年党史
3、项目主要实施人员:张晓坤
具体职责:负责活动实施中的执行工作
•东城绿促会 总干事
•清华高盛巾帼会创始秘书长
•曾为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和北京妇儿基金会执行公益项目
4、项目主要实施人员:代照杰
•公益服务长达7年之久
•有较强的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
•曾在一所私立希望小学担任教师
•现任公益志愿者老师,参与志愿活动二百余场
•对于庭院设计、绿色种植、垃圾分类、垃圾再利用等课程有丰富的经验
5、财务负责人:陈少芝
负责项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负责资金运用情况的记录及报销凭证管理;负责财务报告明细表的后期制作整理。
项目年度预算
请见附件“五星小公民”儿童志愿者培养计划财务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