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之花”—社会工作介入大井地区残疾人向上发展项目

  • 机构名称:北京市利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项目类型:开展社会救助
  • 当前票数:
  • 当前排名:

一、项目简介:

“向阳之花”—社会工作介入大井地区残疾人向上发展项目综合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及增强权能理论,对丰台区五里店街道大井社区辖区内残疾人开展“阳光个人—个案帮扶计划”、“阳光增能——残疾人增能计划”、“阳光家庭—家庭支持小组计划”、“阳光志愿—残疾人志愿服务培育计划”四个板块的服务,为大井社区困境残疾人进行赋能,同时链接社会慈善资源,汇聚社会慈善力量,扩大辖区内残疾人服务覆盖面,使更多的残疾人“向上发展”!最终探索大井社区“残疾人慈善发展共同体”经验模式。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1-2年

已实施周期:未开展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0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810

项目受益对象

大井地区残疾人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0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279233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丰台区五里店街道大井地区

项目合作单位

盈科律师事务所

项目需求

二、项目需求:

1、残疾人安全需求:大井社区共有困境残疾人近200名,辖区内有些残疾人没有亲人陪伴,个人生活困难,他们的居家安全风险系数高,是社会需要着重关注的人群。近几年也时常在报端看到有独居残疾人在家遇到突发情况,导致不良结果的事件。项目定时给予安全巡视、健康指导,如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或辅助就医,避免不良事件发生。

2、残疾人社交需求:大井社区部分残疾人都是独居,通过需求调研了解到残疾人群体希望能够有机会出门,有机会进行社会交往。通过项目定期组织活动,可以增强残疾人的社交能力,缓解残疾人内心的孤独感。

3、向上发展需求与服务他人的需求:在需求调研中,很多残疾人希望可以参加能力建设等活动,希望自己可以有一技之长,改变现状,不受到社会歧视,希望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以实现自己价值。

项目目标

三、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为满足残疾人特殊需求,统筹规划,整合资源,通过4个系列板块的服务,挖掘残疾人潜能,使大井社区残疾人可以不断“向上发展”,同时通过链接社会资源构建辖区“关怀残疾人慈善共同体”。

二、分目标:

1、通过为大井地区残疾人进行增能活动,提升残疾人生活技能水平。

2、通过为残疾人家庭建立支持小组,提升残疾人家庭幸福感,提升家庭内部支持与家庭间的支持能力。

3、通过残疾人社交娱乐活动,提升残疾人社会交往能力,进行社会融入。

4、为地区建立志愿者服务团队,通过“残疾人志愿者”+“社会志愿者”融合发展,形成社区内的“慈善力量”。建立一支可以持续发挥作用的志愿服务团队。

5、通过动员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与服务,增强残疾人的自我价值感。

6、为大井社区引入社会慈善力量,构建大井社区“残疾人慈善发展支持体系”。在“优化内部管理、整合社会资源、采集残疾人动态需求、开展公共服务实施”等方面对辖区内残疾人进行帮扶服务。

项目成效

四、项目成效

1、开展残疾人个案帮扶20个,每个残疾人帮扶5次,通过个案帮扶,切实为残疾人群体进行增能。

2、开展居家一对一服务20次,通过居家帮扶,切实解决不能出门的残疾人的实际困难。

3、开展残疾人家庭向上发展支持小组活动10次,通过小组活动,提升家庭内部支持与家庭间的支持能力。开展残疾人心理咨询帮扶10次。

4、开展残疾人就业及手工技能培训10场,提升残疾人的生活和就业能力。

6、增强权能,建立一支20人的支持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培训5次。建立一支可以持续发挥作用的志愿服务团队。

5、增强残疾人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开展残疾人艺术能力培训10场,增加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

6、开展残疾人主题文化活动5场,通过残疾人参与活动,增强残疾人的价值感。

7、开展残疾人外出交流拓展2次,拓宽残疾人视野,为残疾人群体构建交流平台。

8、链接资源,形成大井社区“残疾人慈善发展共同体”支持体系经验一份。

项目管理

五、、项目管理

1、项目制度要求:有完善的团队管理、服务质量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等制度;

2、项目管理要求:能够按照项目制度来进行项目管理,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做针对性调整,具有持续优化服务质量的理念和方法。同时保证人员的稳定性及服务的连续性。

3、团队安排:

项目负责人拥有项目管理经验5以上;

服务人员均具有社工资格证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本科毕业。

设立项目督导,通过督导的专业性监督,保证项目执行的专业性,建立项目督导体系:

本项目的工作人员要做到服务热情周到,用语文明规范,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扶残助残氛围浓厚,积极营造温馨和谐的服务环境。

4、根据本次帮扶对象特点,制定了相应的服务方案,包括各项工作流程、业务管理制度体系及对本项服务工作的专业性、可行性等方面的描述。同时具有完善的培训体系,保证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

项目实施计划

一、阳光个人—个案帮扶板块

1、根据前期的需求调研,选择20名比较困难的困境残疾人,开展经济救助服务、心理关怀服务、社会关系促进服务等个案帮扶。

二、阳光增能——残疾人增能板块

1、建立残疾人信息动态观察、需求收集机制

建立残疾人需求信息的采集、对接、评估与转介机制。

2、增能服务:

(1)开展居家一对一服务,切实解决不能出门的残疾人的实际困难。

(2)开展残疾人增能就业及手工技能培训,提升残疾人的生活和就业能力。

(3)通过“艺术疗愈”的方式开展残疾人艺术能力工作坊。

三、阳光家庭—家庭支持小组板块

1、开展残疾人家庭向上发展支持小组活动10次,通过小组活动,提升家庭内部支持与家庭间的支持能力。

2、开展残疾人家庭心理咨询帮扶10次,帮助残疾人家庭树立良好心态,创造美好生活。

四、阳光志愿—残疾人志愿服务培育板块

1、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志愿合作关系,整合辖区助残资源,建立“阳光大井”残疾人关怀慈善共同体。

2、志愿者团队组建。 组建社会志愿者、“轻残帮重残”志愿服务队伍,提供“一对一”个性化服务。为志愿服务团队进行组织培育,提供理念、框架搭建、诊断评估、志愿者培育、公共空间、资源对接等支持。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1、项目负责人:何浩岩,社会工作师、社会心理指导师。项目管理、团队建设经验丰富。多年来发起残疾人服务项目10余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40余项,培育社会救助类社区社会组织50余个。发起公益项目被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暖春》等节目专题报道。多年来为各区、街道、社区进行了300余次社会工作专业授课,开发社会工作课程20余项,授课时超过1000小时,指导的社工服务项目多次被市级、区级、街道级评为优秀社工服务项目。在本项目中主要负责项目整体的把控。

2、项目组长:吴爱媛。社会工作师,曾负责社会工作相关项目20余个,累计开展个案帮扶100余个,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累计200余小时。在项目中负责整体活动计划的制定,人员的安排协调工作。

3、项目副组长;郑天昊:社会工作师,负责机构社会救助领域的项目的执行,有丰富的个案帮扶经验。

4、项目社工:李峰,社会工作师。多年来深耕残疾人社会工作领域,开展残疾人服务项目10余项,累计服务200余名残疾人群体,为残疾人群体进行个案帮扶、资源链接、心理支持,获得服务对象的好评。在项目中负责活动的开展,残疾人心理支持小组的进行。

5、项目社工:杨惠:社会工作专业毕业。曾负责残疾人社会工作项目5项,主要负责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残疾人文体活动的组织、残疾人外出活动的组织等。

6、项目财务人员:周丽媛,会计师,多年来深耕社会组织财务工作领域,曾负责50余项社会服务项目的财务工作,具有丰富的社会组织财务工作经验。在项目工作中主要负责财务工作的合规完成。

项目年度预算

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