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病医疗救助项目
- 机构名称:门头沟区慈善协会
- 项目类型:社会救助
为帮扶困难群众,实施精准救助,门头沟区慈善协会根据《门头沟区慈善捐赠大病救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和以往工作惯例,切实发挥慈善救助在社会救助体系中的补充作用,区慈善协会开展“慈善捐赠大病救助”项目。为符合条件的3街7镇33名城乡居民家庭发放救助金19.56万元。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
已实施周期: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
项目受益对象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19.56万元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北京市门头沟区辖区
项目合作单位
无
项目需求
33人
项目目标
门头沟区慈善协会与全区各街镇相关人员通力协作,通过收取材料、审核信息等程序,采用多种方式发放救助金,开展大病救助,为饱受病痛折磨的生命点燃希望的烛光。
项目成效
无
项目管理
项目救助对象为本区户籍患十五类重大疾病住院治疗,或患特殊病种、罕见病需长期门诊服药治疗,经基本医疗、商业等类型的保险报销赔付和政府各部门政策救助后,个人负担部分仍然较重,严重影响基本生活的家庭。
项目实施计划
“慈善捐赠大病救助”项目实施计划及进度安排
一、项目目标与实施路径
本项目旨在精准识别并帮扶区内符合条件的大病患者家庭,通过规范高效的救助流程,缓解其经济压力,助力改善基本生活。实施中将以“精准识别、规范审批、高效发放、全程跟踪”为核心,结合街镇基层力量与协会专业能力,构建“筛查-审核-救助-反馈”的闭环体系。
具体通过三方面推进:一是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联动民政、街道等部门核实患者医疗费用及救助情况,确保救助对象资格精准;二是优化材料收取方式,线上线下结合,为行动不便家庭提供上门服务;三是分层分类救助,根据个人负担金额、家庭困难程度制定差异化救助标准,提高资金使用效能。
二、项目进度安排
1. 筹备阶段(第1-2周):对接街镇相关科室,明确材料清单及审核标准;
2. 申报与初审阶段(第3-6周):接收申报材料,由街镇核对患者户籍、疾病类型等基础信息,形成初审意见并报送协会。
3. 复核与审批阶段(第7-8周):协会对街镇上报的申请材料按照管理办法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按照比例确定救助金发放金额。
4. 资金发放阶段(第9周):通过现金发放的方式发放救助金,同步收集患者签收凭证。
5. 总结评估阶段(第10周):整理救助数据,评估救助效果。
三、项目管理措施
1. 组织架构:成立项目工作组,设审核组(负责材料复核)、资金组(管理善款拨付)、监督组(全程跟踪流程合规性),明确各组职责。
2. 流程管控:留存申报材料、审批记录等,确保可追溯。
四、风险评估与应对
1. 风险识别:可能存在材料造假(骗取救助金)、资金发放延迟、受助信息泄露等风险。
2. 应对措施:
- 对申报材料实行线下实地抽查,发现造假立即取消资格并追回资金;
- 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限定信息查阅权限,材料保存采用加密方式。
通过以上安排,项目将在10周内完成全流程实施,既保障救助工作高效推进,又确保每笔善款用在实处,切实为困难家庭纾困解难。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门头沟区慈善协会
项目年度预算
发放救助金19.56万元,此项目不涉及其它任何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