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和同音-和田县师生国家通用语言提升项目
- 机构名称:北京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
- 项目类型:乡村振兴
"和田县是北京市援疆对口地区,教育支援是对口支援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和田县少数民族教师占比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比较薄弱,在现行国语教学模式下,授课教师没有达到与所授学科相匹配语言水平的情况让学生缺失普通话语言环境,不仅无法建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言基础,还会影响日常知识获取积极性和自主表达能力,影响学生个人长期发展。
项目面向和田县乡村学校开展教师国家通用语言教学培训活动和诵读双师课堂教学活动,由教育局层面引领乡村学校覆盖基层教师推动学生受益,用“语言之力”助力乡村教育振兴。项目联合国内高等教育学府、著名语言文学家、优质语言教育企业、语言基础训练资深教师等多方力量,根据区域实际语言水平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互联网远程直播教学模式,有针对性提升少数民族乡村教师的普通话教学能力和语言文化素养,填补普通话系统化教学空白。同时开展的诵读双师课堂由丰富教学经验、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教育资源的远程主讲老师、普通话水平薄弱的线下教师与一至六年级学生共同参加。在双向交互的直播教学中,学生通过诵读与语文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增强普通话与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线下教师通过“传帮带”方式对、进行普通话应用教学即时实践和诵读能力叠加培训,用综合性的项目模式促进乡村教师普通话能力提升,有效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学经验,推动地方普通话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项目首批试点将定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县12所乡村学校,项目实施周期为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项目合作方为首都师范大学和尚德机构。"
项目需求及产出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之下,以“公益”为纽带,项目结合自身业务定位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优势,聚焦乡村小学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能力提升问题,整合多方语言教育资源,通过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能力培训和朗诵双师课堂双项目模式,自上而下地为乡村学生打造良好的国语语言环境,赋能乡村小学语文教师,提升教师普通话应用能力,并搭建平台让乡村师生以国家通用语言为载体展现个人风采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乡村学校语言能力规范化。
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筹备阶段(6月-8月)
1、电话/实地调研;2、项目校线上直播设备调试;3、普通话水平摸底;4、参课报名;5、主讲教师招募;6、教研交流及试课;7、项目委员会组建。
项目执行阶段(9月-次年7月)
1、开课培训及项目介绍会;2、月度交流会;3、期中教研会;4、线下培训;5、优秀教师表彰会。
项目结项阶段(次年7月)
1、案例收集;2、满意度调查;3、项目自评
项目产出:
1. 为和田县2个乡镇的12个乡村学校开设不少于24节的双师课程;
2. 为不少于50名和田县乡村教师提供累计32课时的培训;
3. 出具2份阶段性项目报告(中期报告、结项报告);
4. 不少于60%的参课教师普通话等级证书有所提升;
5. 开展1-2次小学生国语朗诵比赛
项目执行团队:
1、项目管理人员(1人):负责统筹协调、日常运营管理、活动策划、调研评估等;
2、项目教研人员(2人):主要负责开发课程,制定教学教研资料、管理线上导师等;
3、线上培训导师(6-8人):主要负责直播授课、交流备课等。
项目精准聚焦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水平提升需求,区别于内地传统普通话教程,通过线上课堂实现远程实时互动、因地制宜教学、个性精准辅导,全程开展精细化的项目管理模式,辅导并监管项目学校及教师,在教育局的支持配合下,根据一线反馈及时调整项目及课程设计输送优质资源。同时项目赋能乡村学校和教师,选拔优秀种子教师,激励带动项目校内其他教师互鉴互学,挖掘自身教育热情。项目带动学校普通话教学能力水平提升,为学生打造全场景普通话学习环境,具备广泛复制和应用的条件。"
项目年度预算
"类别 内容 单价(元) 单位 数量 小计(元)
普通话教师
培训 讲师培训费 1000 课时 32 32000
课程设计费 500 课时 32 16000
线上交流/总结会讲师费 1000 次 4 4000
诵读课
线上教师课时费 300 课时 180 54000
课件制作费用 100 课时 180 18000
线上教师备课费 50 次 96 4800
项目执行
专家咨询费 10000 期 2 20000
直播软件服务费 2000 月 8 16000
直播间服务费 2000 月 8 16000
项目调研差旅费 5000 人*次 4 20000
宣传物料费 1000 次 1 1000
活动费用
线下培训讲师费 10000 次 1 10000
教师评优奖励金 500 人 20 10000
人员差旅费 5000 人*次 4 20000
管理费 机构管理费 总预算的7% 18200
合计 2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