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助老,邻里守望”银发社区公益水吧项目
- 机构名称:北京泽诚社会组织服务促进中心
- 项目类型:为老服务
针对老年人面临健康管理困难,社交孤立及日常生活不便等实际需求,本项目响应国家“银发经济”政策,推动助老服务创新,围绕“健康助老,邻里守望”中心理念,依托公益水吧阵地(“水吧+健康驿站+社交中心”)的复合型社区服务空间,整合多元力量参与,提供健康饮品、公益义诊、康养活动、科普讲座、助老帮扶等服务,构建集健康服务、社交互动与公益支持于一体的银发友好空间,解决老年人健康管理、社会隔离及生活便利性问题。项目以公益创投资金支持,撬动社会支持及低偿服务(如健康饮品销售)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复制推广,预计服务覆盖10个社区,服务5000+老人,建立50人以上的志愿者队伍,推动服务标准化建设,复制模式至更多区域。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
已实施周期: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
项目受益对象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本项目为创新开拓性项目,计划年度项目资金规模为20万。其中公益创投支持资金约10万,占项目规模50%,社会投资(众筹或申请其他政策补贴)占30%约6万,低偿服务占20%约4万。次年倍增增长。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计划实施的区域:北京市丰台区草桥地区(依托今日草桥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辐射周边社区)
项目合作单位
计划邀请的合作单位: 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体重管理暨健康服务认证); 阜外医院(国家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健康科普); 到位上门服务平台(上门服务、便民服务); 北京时珍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健康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中医院等助老服务机构不少于20家; 志愿者协会、老年大学、社区社团不少于20个; 高校社会工作、职业院校老年护理学院、公共服务与管理学院等专业团队不少于5家; 北京积极心理学协会(社交服务); 北京社会工作者协会(模式分享); 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单位(宣传资源)
项目需求
本年度计划受益人数:5000人次+
1.老年群体
核心人群:覆盖10个社区的5000+银发人群(退休人士),重点涉及包括独居老人、慢性病患者及行动不便老人。
2.社区志愿者
规模:培育50人以上的常态化志愿者队伍。
角色:参与健康驿站服务、活动组织及帮扶配送,形成良性循环互助模式。
3.间接受益对象
老年人家属:通过减轻照护压力、提供专业健康支持,间接改善约2000户家庭的生活质量。
社区服务机构:联动社区医院、养老驿站等资源,提升其服务覆盖率和资源利用率。
项目目标
总目标
构建不少于3个“水吧+健康驿站+社交中心”复合型银发友好空间,解决老年人健康管理、社交孤立及生活便利性问题,形成可复制的社区助老服务模式,推动“银发经济”与公益创新融合。
分目标
1.数量目标
1.覆盖10个社区,服务5000+老年人(年均参与活动/使用服务超12次/人);
2.建立50人以上常态化志愿者队伍(低龄老人占比≥40%),形成良性循环互助网络。
2.质量目标
1.制定《公益水吧/银发友好空间服务标准化手册》,明确健康监测、活动组织、帮扶流程等操作规范;
2.用户满意度≥90%。
3.进度目标
2026年底前开展200+场活动(月均15场/社区),完成5000+人次服务。
4.效益目标
1.社会效益:缓解30%以上服务对象社交孤立问题,慢性病管理依从性提升25%;
2.可持续性:通过低偿服务(饮品销售等)实现年度收入20万元,覆盖运营成本实现自我运转。
5.成长目标
1.培育3个银发互助社团,提升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
2.志愿者累计接受培训超200小时,服务能力认证通过率≥80%。
6.筹款目标
1.撬动公益创投资金、社会捐赠等外部资源200万元(占总资金70%以上);
2.建立“企业赞助+政府补贴+低偿服务”多元融资模式,确保项目可复制至3个以上新区域。
项目成效
2024年成寿寺街道综合文化中心运营项目:委托方为丰台区文旅局与成寿寺街道办事处,项目金额约600万元;此项目为丰台区高质量公共文化阵地,采用“区级职能部门业务指导+街道组织监管+企业投资+社会组织运营”多元化协同治理模式,确保了阵地的高效运作与优质服务。
项目管理
项目必要性:
“银发经济”政策支持与现有服务不足:国家"十四五"健康老龄化规划明确提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但现有社区服务存在三大痛点如健康管理碎片化(仅27%社区配备专业康养服务)、社交场景单一化(老年活动室使用率不足40%)、服务供给商业化(公益性助老空间缺口达65%)。本项目通过"水吧+健康驿站+社交中心"的创新模式,将健康监测、社交互动、公益帮扶有机融合,既响应国家政策导向,又填补社区服务空白,对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构建银发友好社会具有迫切现实意义。
项目调研情况:
2025年1-6月,项目组在丰台区成寿寺街道、草桥街道(老年人口密度超30%)依托成寿寺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和今日草桥综合文化中心开展实地调研,覆盖200位老人(60-85岁,男女比例4:6)及30家社区服务机构。调研显示:92%老人希望就近获得健康指导,76%因行动不便放弃社区活动,89%认可"公益+低偿"服务模式。同时发现社区现有空间利用率低(水吧日均客流仅23人)、医疗资源下沉不足(社区医院覆盖率仅45%)、志愿者体系未激活(注册助老志愿者不足社区人口1%)。基于调研数据,项目确立"空间复合化、服务集成化、参与多元化"的实施路径,为标准化复制提供实证依据。
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分为筹备期、启动期、运营期、评估期四个阶段,总周期约一年(2025年9月-2026年9月)
1. 筹备期(2025年9-10月)
核心任务:完成场地设计布置(今日草桥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合作单位签约及服务标准设计。
联动街道办筛选10个老龄化社区(60岁以上人口占比≥25%),签订场地使用协议(优先选择社区活动中心、闲置公共空间);
与社区医院、健康饮品企业等核心合作单位签署合作协议,明确资源投入(如设备、人力);
制定《助老服务标准化手册》(含健康监测流程、活动组织规范、志愿者管理细则)。
2.启动期(2025年10-12月)
核心任务:完成空间改造、团队组建及试点运行。
按“适老化+多功能”原则改造水吧空间(增设无障碍通道、健康监测角、活动交流区);
招募2名专职社工(负责日常运营)及50名志愿者(通过社区积极分子推荐、社创合作渠道),完成首期培训(如老年人社会工作、急救技能、服务礼仪);
测试健康饮品配方、义诊频次及活动形式,优化服务流程。
3. 全面运营期(2026年1月-2026年6月)
核心任务:全量服务覆盖、模式验证与资源拓展。
月度常规服务:
健康驿站:每周3天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含数据测试、健康咨询、康养活动、义诊体验等);
社交活动:每月2场主题活动(如公益讲座、兴趣沙龙),结合传统节日举办集体庆典;
低偿服务:每日供应定制健康饮品(如蓝莓饮、黄芪枸杞茶、低糖绿豆汤),同步开展助老帮扶(代购、送餐)。
季度重点工作:
联合企业开展“健康义诊周”;
组织志愿者能力提升培训(每季度1次);
收集用户反馈,迭代服务标准(如调整活动时间、优化饮品口味)。
4. 评估期(2026年6月)
核心任务:效果验收、模式总结与复制准备。
通过问卷调查、健康数据对比(如慢性病管理依从性)、活动参与率等指标评估目标达成情况;
编制《银发友好空间复制指南》(含场地改造模板、合作单位对接清单、服务流程SOP);
举办项目总结会,发布社会影响报告,启动新区域拓展谈判。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项目负责人:李紫莹,北京榜样,10年社区治理经验,具备丰富社会服务创新项目经验,负责项目统筹与管理。
基地负责人:王罡,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环境治理学院教授,今日草桥综合文化活动中心运营负责人(公益水吧空间设计)。
项目宣传:施倩倩,中级社工师,融媒体运营主任,负责媒体宣传报道。
项目财务:王荣荣,泽诚机构专职财务,负责项目会计核算、财务管理。
专业督导:齐小玉,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敏,城乡社区治理与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副秘书长。
张静,北工大耿丹学院教授。
项目督导:宫红光,泽诚机构督导。
专家团队:李金清,党建研究和基层治理专家。
健康饮品团队:李德明,沃德绿世界集团董事长、科学家、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专业师资团队:张超(国家高级插花师)、杨蕾(营养师)、侯毅(健康管理师)、王飞燕(香道疗愈师)、杨晓东(企业便民服务资源整合)、宋天伟(心理咨询师)、萧然(传统文化)、薛晓萍(银龄阅读俱乐部创始人)、申健(北京协和医院专家)、牛宏博(原宣武医院康复科主治医生)……等。
项目年度预算
序号 支出类别 单价(元) 数量 单位 小计(元) 备注
1 水吧空间设置共享吧台设计及安装 3500 1 套 3500 含吧桌、吧椅、饮品设备
2 水吧耗材费 200 12 月 2400 含一次性用品等耗材
3 培训费 800 12 月 9600 每月一次专业培训,若资金不足靠链接资源及社会赞助支持
4 活动费 800 36 场 28800 3场/月*12个月,每次不少于20人次;若资金不足靠链接资源及社会赞助支持
5 劳务费-志愿者 800 36 人/月 28800 3人每日轮岗,每人每月800元*12个月
6 专职人员劳务费 1200 12 月 14400 项目专职人员2000元补助/月
7 宣传设计制作费 350 12 月 4200 含海报、易拉宝、手册、座谈交流会务资料等
8 管理费 8000 1 套 8000 财税管理、外联交流、意外伤害保险(公责险)、运输费、资料邮寄费等(不超过10%)
9 总计 99700 含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