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聚焦乡村振兴
  • 开展社会救助
  • 促进共同富裕
  • 助力基层慈善建设
  • 科技助推慈善
  • 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 其它

德医社工安宁守护计划

  • 机构名称:北京德医健康管理促进中心
  • 项目类型:助力基层慈善建设

项目是由北京德医健康管理促进中心(以下简称“德医”)联合已合作的医院和机构,实施搭建的安宁疗护领域医务社工服务支持向度的探索性实务项目。旨在提升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发展和技能提高,从而更好的帮助有需要的患者、家属、医务工作人员等。同时,解决因疾病导致的各类问题,探索本土化的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创新路径。就现实的紧迫性而言,各重要脏器损伤造成的衰竭、失智失能、瘫痪、昏迷以及恶性肿瘤等慢性疾患造成的种种状况,需要安宁疗护团队向病患及其家属提供全方位的专业的缓和医疗服务,其中老年人、儿童及濒临死亡者是我们主要关注和服务的对象。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1-2年

已实施周期:1-2年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90940人次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50000人次

项目受益对象

困难重症患者、生命末期患者及其家人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99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14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安宁疗护

项目合作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月坛)、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等12家医院和机构

项目需求

中国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09万,死亡196万人,其中包括3-4万儿童新发肿瘤患者,1.2-1.6万面临死亡。到2020年, 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5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7.8%左右,然而在社区从事慢性病康复、安宁疗护的护理人才严重短缺,社区护士不到护士总量的5%。新发恶性肿瘤人口不仅包括成人,也包括儿童,加上老年慢性病末期患者,他们临终前都需要安宁疗护。

我国安宁疗护事业正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安宁疗护团队建构不完善、相关职业培训本土化十分不足,各个医院安宁疗护病房的社工师匹配极其不足;大众对于安宁疗护相关知识认识匮乏,急需科普。

项目目标

1、支付安宁疗护患者的陪伴活动费用;

2、资助合作医院安宁疗护团队筹建及支付培训及认证相关费用;

3、支付安宁疗护科普及生命教育传播线上内容生产、活动组织、媒体宣传等相关费用。

4、支付“医院-社区-居家”三级联动医务社工服务计划相关服务费用。

5、支付“社区医务社工服务站”建设及服务活动相关费用。

项目成效

【项目分目标】

1、为癌末患者提供安宁疗护医务社工服务及志愿者陪伴服务。

2、安宁疗护线上培训课程。推送安宁疗护线上学习内容,完成全年100人次的线上培训计划。

3、线上科普传播,通过图文、短视频、直播等方式完成原创科普传播内容。

4、提供“医院-社区-居家”三级联动医务社工服务,完成三级联动医务社工服务方案、服务内容指定、服务项目执行。

5、完成社区医务社工服务站建设方案、并进行社区内医务社工服务。

项目管理

【项目计划】聚焦于“安宁疗护”并为此积极培养“医务社工师”“专业志愿服务者”并未癌末患者提供相应服务。

【项目专项工作组】

配备专项执行工作组(包括“社工组”“志愿服务组”“筹款组”“宣传组”“培训组”“后勤保障组”“数据组“财务组”)共计8个工作组近90位核心成员为此项目做工作保障。

【项目筹款】

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精心筹备有温度、有内涵、有爱心且有知识的筹款活动,科普宣讲,安宁故事分享。一起捐动员培训大会等。

【项目风险防控】

1、项目执行阶段最大的风险来源是新冠疫情的影响,首先要积极相应和严格执行、遵守国家的防疫要求

2、后疫情时代,医务社工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医护助手,对接志愿服务资源,做好医护及患者心理疏导和减压工作。

3、团队为项目相关人员都准备了充足的防疫物品,并加强宣传防疫知识。

4、确保人员福利和关怀机制及时到位,保护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而顺利完成项目执行。

5、充分的人才储备和后续选拔工作不断落实,确保工作岗位AB岗位制,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产出】

1、10位社工师提供四全照护、志愿者服务督导、资源链接等工作。全年陪伴300人次癌末患者。每人次的陪伴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服务内容:查房探访、基础陪伴、洗头理发、芳香疗法、病房活动、心理疏导、愿望实现、家庭会议、尊严疗法、哀伤辅导等。

2、完成全年100人次的线上培训,提供线上学习的培训内容时长不少于1000分钟.

3、完成全年科普短视频不少于100条。

4、提供一整套方案计划;完成三级联动会议5场、医务社工服务10次;医务三级联动分享会10场。【含线上及线下】

5、提供一整套方案计划;完成社区医务社工服务站”医务社工服务10次;社区创意活动10场。【含线上及线下】

【项目实施中的风险控制】

1、理事和负责人对项目执行全面、全程监督。

2、执行详细的执行计划、管理规章制度、奖励机制、惩罚及追责规定。

3、将项目流程细化小阶段,定量评估。

4、与合作机构和医院以月为单位进行服务质量调研。

5、定期开展团队建设活动,心理疏导活动,使团队成员被关怀被鼓励。

6、确保资金和专业法务有效保障。

【宣传计划】

创构完成媒体矩阵,对项目内容、服务成果、安宁科普等周播、周更,积极宣传。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1、总负责人:耿女士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留美硕士。从2012年开始从事公益事业,主要专注于机构治理和项目管理。耿女士曾就读于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的EMP(国际慈善管理)班,并于2017年得到达理基金会的资助参加了首期ELP项目(哈佛慈善管理高级领导力项目)。耿女士兼具法务、医务、心理、社会、管理等多维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安宁社工专业知识、机构管理经验、富有创新精神,主要负责重大项目审核、督导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关系,为团队筹款、专家顾问团构建、机构整体运维发展以及对接各合作机构起决定性作用。

2、项目主力社工师:田洪阳、闫新红、张卫宁、王育军等资深医务社工师,主要进行项目管理、任务执行、社工服务。

3、项目心理督导师:鲁晓荣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存在主义团体带领师、家庭咨询师等,主要负责项目管理、执行、心理督导。

4、项目社工督导:谢敏丽 国家高级社工师主要负责项目支持、执行、社工督导

5、项目宣传负责人:宫本政 全媒体运营官主要负责宣传管理、内容传播

6、项目活动负责人:李瑶 团队资深活动策划和执行负责人。主要负责活动策划、活动执行。

7、项目数据负责人:于国强 擅长数据信息管理技术,主要负责项目数据管理、收集整合。同时兼任志愿者培训管理工作。

项目年度预算

请见上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