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聚焦乡村振兴
  • 开展社会救助
  • 促进共同富裕
  • 助力基层慈善建设
  • 科技助推慈善
  • 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 其它

钢铁侠计划

机构名称:北京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 项目类型:开展社会救助

钢铁侠计划以罕见骨病患者的就医需求为切入点,通过开展医疗援助、信息咨询与转介、多学科会诊、个案支持等医务社会工作等服务,建立一个以患者为中心,以多学科诊疗为干预手段,以医务社会工作为方法的罕见骨病服务平台,从而确保患者在获得科学诊断和治疗的基础上,提高该群体的生活质量。

更多》

“妫川希望”助学项目

机构名称:北京市延庆区慈善协会 项目类型:开展社会救助

为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补充作用,慈善协会根据《中华人民共国慈善法》、《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慈善北京”建设 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有关规定,自2015年起联合多家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开展“妫川希望”助学项目,对延庆户籍低保家庭高中生和大学老生进行救助。今年将持续开展该项目,以高中生每人每学年3000元,大学老生每人每学年4000元为标准,预计将资助高中生90名和大学老生80名。

更多》

筑梦童心—— 《关于孤独症儿童社会关照对策的调研及实施计划》 项目书

机构名称:北京市丰台区彤心社会工作事务所 项目类型:开展社会救助

项目背景 1.项目针对国内儿童孤独症发病率逐年增加。国内孤独症发病率为0.7%,14岁以下的儿童约有200多万。 2.农村孤独症儿童发现难,给家庭带来极大负担。农村孤独症儿童的诊疗难度更大,所需要的帮扶力度也更大。 3.孤独症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只能依靠长期康复训练缓解。 必要性: 目前针对孤独症所建立的筛查、诊断和康复的一整套工作机制很不完善。 实施项目目的是统计了解现状,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康复工作。

更多》

检察之光·公益中国(心理咨询师深度参与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办理和矛盾纠纷化解服务工作)

机构名称:北京博爱妇女发展慈善基金会 项目类型:开展社会救助

为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与基金会共同开展“检察之光公益中国”项目,主要针对刑事受害人困难家庭和检察院系统信访群众,通过司法社会救助、心理疏导、法律援助等形式开展服务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与北京博爱妇女发展慈善基金会分别于2021年4月21日和5月7日召开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涉法涉诉案件办理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和控告申诉检察专家聘任仪式暨座谈会”。此公益项目得到民盟中央和民盟北京市委等的支持。

更多》

无障碍急救平台

机构名称:北京依众公益基金会 项目类型:开展社会救助

为了让听障人士可以享受正常的急救服务。2021年依众基金会携手腾讯SSV推出无障碍急救平台,让听障人士可通过文字语音转换技术呼叫120,该平台将文字转译成语音传输给本地120,同时实现报警人位置及急救档案一键推送至120,120调度人员的语音回复也将同步转译成文字发送给报警人。运用腾讯文字语音实时转译技术,在不改变120原有电话接警模式的同时,解决听障人士的报警难题。

更多》

爱尔启明星工程——孤独症儿童关爱行动

机构名称:北京爱尔公益基金会 项目类型:开展社会救助

孤独症儿童是残疾儿童中一类特殊困难的群体,发病率逐年递增且病因不明,2018年初,爱尔公益基金会先后在国内多家省、市残联及各地孤独症康复机构开展了孤独症儿童诊断、治疗、康复等调研活动,了解到目前国内孤独症领域康复模式各异、诊断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孤独症群体的筛查、诊断、康复的需求。鉴于此,爱尔公益基金会与中国市长协会女市长分会于2019年启动了“爱尔启明星工程——孤独症儿童关爱行动”大型公益项目,该项目打造集筛查诊断、康复治疗、融合教育的“三维一体”创新性康复救助模式,为孤独症群体“早筛查、早诊断、早康复、早融合”奠定基础,推动国内孤独症救助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更多》

仁爱倾听热线

机构名称: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 项目类型:开展社会救助

仁爱倾听热线2009年7月成立,用倾听、陪伴、鼓励的服务方式,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的心理倾听和陪伴服务,以提供情感陪伴、情绪支持为主要目的,促进受助者情绪稳定,维护心理健康。2020年2月在武汉疫情背景下开通400全国统一热线电话,开设心理陪伴、亲子教育、职场人际、婚姻家庭等四条专线,每天10小时持续接线,热线现有接线员280人,2021年来电万余人次。热线招募的主要是有爱心的普通志愿者,其中有专业资质的占1/3。项目预期目标,一扩大社会服务,预计2022年受助(来电)者15000人次;二扩展接线员200人,同时做好培训督导、提升服务质量。为有心理问题的来电者提供服务的同时实现接线员自我成长。

更多》

爱分享 益生活——残障老人一站式陪伴服务

机构名称:北京幸福家公益服务中心 项目类型:开展社会救助

2022年北京市60岁及以上持证残疾人数超过30万,我国残障老人养老体系建设面临巨大挑战,残障老人通常缺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养老院适老环境价格高昂,一位难求。项目成立于2019年,是一个以“关爱残障老人、关注残障老人、温暖残障老人”为宗旨的社会志愿团体。旨在通过信息化、智能化、多样化的手段为残障老人提供医疗生活保障、法律知识普及、金融防诈骗、文化娱乐活动、日常护理,为残障老人提供家装设计及施工进行适老改造等一站式安全、专业、陪伴服务。对残障老人进行一站式陪伴服务来解决残障老人晚年居家养老问题。在运营模式上搭建了“残障老人+社区+爱益”的综合服务平台,在内容上定制了“一客一案”专属解决方案,使残障老人实现智慧健康生活。

更多》

清大公益养老项目

机构名称:北京市通州区清大志愿服务队 项目类型:开展社会救助

该项目为通州区各街道、乡镇、敬老院,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人,组织了一支由高校老师、持证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爱心人士组成的执行团队,通过十几年的努力与探索,形成了社会志愿服务与社会救助、社会治理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通过专业社工、志愿者、爱心人士参与服务的形式,对老人进行服务,及时给予困难帮扶,有效帮助老人。 每月一次为附近社区老人安排讲座,调查参与老人的意愿及需求,根据老人的意愿设计课程,然后契合实际以帮助老人解决问题开展讲座。 养老入户服务活动包含:帮助半自理老人做饭、洗衣、梳头、洗澡等生活性服务; 志愿敬老结对活动包括:定期、定岗、定责为敬老院每周安排助老、陪护、义诊、心灵、精神、情感、陪护、演出、讲座等内容。

更多》

“圆满假期”大学生结伴帮扶行动

机构名称:北京圆网慈善基金会 项目类型:开展社会救助

“圆满假期”是由本会联合中国青年网、北京大学等50所高校团委共同发起,通过自建网络平台招募、组织全国大学生参加,在平台上以全流程、全场景、全数据、全透明化实施的大学生返乡结伴帮扶公益活动。自基金会成立,每年寒暑假期以持续性常态化开展。大学生在平台报名经审核入选后将获得参与资格。入选者放假回到家乡均会收到由本会配送的一个爱心包裹(内含约30件爱心物资),以用于其在家乡走村入户开展留守儿童一对一的精准结伴帮扶活动。爱心物资必须一对一亲手交给受助者且经监护人当面扫码实名签收。同时,爱心物资要当面拆封让受助者用上,以体现真实送达和真实使用。这一全过程将以全透明、全场景(有图有真相)、全数据(行为数据)在网络平台以呈现,接受全社会的评价与监督。

更多》
1 2 3 4 5 6 7 共 8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