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聚焦乡村振兴
  • 开展社会救助
  • 促进共同富裕
  • 助力基层慈善建设
  • 科技助推慈善
  • 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 其它

故宫无障碍体验官计划

  • 机构名称:北京市通州区乐益融社会工作事务所
  • 项目类型:助力基层慈善建设

根据2019年广东省残培教育发展基金会与北京乐益融社会工作事务所联合发布的《残障女性公益需求调查》当中呈现一些典型的残障女性的公益服务需求。其中47.72%的受访者被家人限制独立出行自由,主要原因是家人担心其外出受欺负,实现自主出行和经济独立和争取家人支持是对于她们的第一要务。88.04%的受访者主要接触面是家人。她们的主要需求是社会融合和发展的需求:包括融入社会实现就业机会,实现的交友的需求以及和与不同行业人士连接的空间。

目的及意义:促进残健融合文化建设,提高残障人士的社会可见度,提升社会对残障人士的认知与无障碍出行需求的认识,以故宫为示范,展示如何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的社会融合环境。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1-2年

已实施周期:1-2年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100+人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10000+人

项目受益对象

残障群体、社会大众、故宫博物院工作人员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5万元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15.13万元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北京市

项目合作单位

故宫博物院、乐平公益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办事处

项目需求

残障人面临许多障碍,在日常生活中,残障人士的衣食住行往往受到各方面的限制,例如出行中无法使用楼梯、过马路时无法查看交通信号、使用手机时无法聆听声音/查看可视化界面。成为越来越多残障人士选择留在家中,不与外界接触的原因,而这也使得他们的可见度越来越低,社会融入越发减少。

我们期待通过邀请残障人士走进故宫这一项目,从多个方面影响社会与残障社群:从社会可见度的层面,让社会意识到残障人士的存在与需求;从出行便利的层面,提升政府、公共设施与社会为残障人士设计无障碍出行意识;从鼓励残障社群融入社会的层面,提高残障人士的自信,让他们更多的与社会交流和接触,从而改善他们所处的环境。

项目目标

总目标:打造残健共融的社会融合环境

分目标1:1鼓励支持残障人士走出家门,踏入社会环境,自主出行。促进残健多元交流。支持社会融合发展:包括融入社会实现就业机会,实现交友的需求以及和与不同行业人士连接的空间。

分目标2:促进文化行业的无障碍融合研究,通过历史文化建筑无障碍的建设的案例研究来支持中国文化场所的无障碍改造,从而促进残障朋友认识和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并通过组建具有残障意识的残障志愿讲解团队,服务于社会大众。通过志愿讲解历史的同时普及残障意识及理念认知。

项目成效

目标1成效:1、每场活动15名残障人士,15名非残障志愿者(残障女性50%以上)2、每场活动产出1个短视频,不少于20张活动照片,短视频在媒体平台播放量不低于10000+流量,

3、每场活动反馈表不少于参与人数的80% 4、通过活动后的个人访谈,了解残健融合理念的认知程度,并予以记录,呈现于之后的报告内容中。5、通过2次残健融合工作坊,开发残健融合手册,后续面向支持更多非残障机构及企业使用该手册。

目标2成效:1 故宫博物馆无障碍优化建议报告(后期供故宫及清华无障碍研究所参考)2 故宫博物馆无障碍地图(面向社会大众) 3 故宫博物馆无障碍游览攻略(面向社会大众及公共媒体)4 组建具有残障意识的志愿者讲解团队,前期约3-5人,服务于故宫日常游客。(面向故宫游客)

项目管理

为规范本单位公益项目的设立与运作,合理设计项目,优化实施流程,降低运行成本,提高项目实施效果和财产使用效益,根据《单位管理条例》、《民政部关于印发<关于规范非营利组织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的通知》等规定和本单位章程,结合单位评估指标和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制度。

1 项目必须符合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业务范围;

2 项目应力争具备创新性,关注新的社会领域,提供新的社会服务;

3 项目应力争具备一定的可持续性或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努力保障持续性的资金投入和受助方的持续性发展;

4 批准立项的项目应当确定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及联络项目相关单位,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定期反馈执行和进展情况。

5 项目实施中,单位项目部要监督项目运行情况,协调处理项目实施中的问题,重大事项及时向理事会报告。

6 项目完成后,单位项目部要向理事会反馈项目实施效果。重大项目要向理事会提交客观详尽的总结报告,理事会要进行检查验收,组织绩效评估。

7 立卷归档。一个项目一个档案,包括从项目的申请到项目结束的所有资料。

项目实施计划

1 走进故宫残健融合-无障碍体验官计划,共计6期,肢体障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各2期。每场活动15名残障人士,15名非残障志愿者(残障女性50%以上)每场活动产出1个短视频,1篇前期宣传稿和活动后的新闻稿,短视频在媒体平台播放量不低于10000+流量。

时间:2022年4-12月,每个月1次活动,因疫情风险考虑,故延长2个月的执行期

2 残健融合工作坊2场。通过对故宫工作人员,志愿者等进行残障意识提升讲解,让非残障朋友对残障社群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开发残健融合手册,后续面向支持更多非残障机构及企业使用该手册。

时间:2022年10-2023年4月

3 实地与无障碍专业人士走访故宫,绘制故宫无障碍地图与故宫无障碍游览攻略。为故宫做无障碍优化建议,并给出相应建议报告。后期可供其他文化类场所借鉴。并可通过该形式持续参与做出相应无障碍地图攻略与报告手册。

时间:2022年6月-2023年12月

4 建立一支具有残障意识的残障志愿者讲解团,让更多的残障朋友不仅可以了解到更多中国历史文化知识,也可以用行动来服务于社会需求。服务于故宫日常游客的讲解与导览。

时间:2022年6月-2023年12月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孙艳 该项目统筹与指导 北京乐益融社工事务所执行主任,创办人之一,10年公益从业经历。公益纪录片导演,曾拍摄残障妇女等题材纪录片。爱尔兰国立大学残障法暑期研究生

杨柳青 该项目执行官员 负责该项目整体执行并带领北大社会学系研究团队进行手册撰写的工作 北京乐益融社工事务所项目官员,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本科,初级社会工作师

楚惠贤 该项目执行助理 负责与残障社群,志愿者进行沟通与活动协调等事宜 北京乐益融社工事务所项目助理,曾参与瓷娃娃罕见病关爱中心组织的自立生活赋能项目,并担任罕见病政策数据收集工作。

项目年度预算

已上传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