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聚焦乡村振兴
  • 开展社会救助
  • 促进共同富裕
  • 助力基层慈善建设
  • 科技助推慈善
  • 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 其它

老街坊“忘年交”故事会

  • 机构名称:北京市石景山区新时代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室
  • 项目类型:其他

“忘年交”品牌项目成立的主旨就是集结退休党员干部发挥余热,退岗不褪色,永葆政治青春,与大中小学生,手拉手交朋友、结对子,就像“前烛后烛 烛光徽映”,将党的历史、党的光辉传承下去。围绕社会热点舆情探讨、专业学科前景展望、青年人才培养模式、学生思想困惑问题等方向开展各种接地气的主题活动,以讲故事的方式,与大中小学生共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大中小学生们沿着正确的成长轨迹思考人生、选择人生,以情感、友谊和需要为主导,发挥党建引领的主体地位,打造一个“忘年交”精神之约的同心圆。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5年以上

已实施周期:1-2年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5000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100000

项目受益对象

中小学生、大学生、社区居民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20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5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石景山区

项目合作单位

石景山区三所大学、石景山和首钢老干部局、退伍军人事务局、部分街道退休党员。

项目需求

新中国发展到今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恩赐施舍的,而是党和人民用勤劳、智慧、勇气干出来的。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的历史上,今天的中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建党100年系列讲话中,深刻总结党同人民团结奋斗取得的成功经验和故事。

我国改革开放,视听类各种载体居多,学生接受信息量很大,光靠学校教导是不够的,很多孩子没有正确的导向指引,崇尚西方文化和思想,有的走向犯罪的道路。

“忘年交”志愿者吸纳领导干部和高知识分子居多,他们政治占位、政治领悟力极高,退休后需要将自己的经历、经验传播传承。此品牌就是老中小幼传播正能量的互动平台。

项目目标

街坊“忘年交”故事会始终坚持党建引领,2019年12月25日启动仪式上,对600多退休党员干部、社区党员群众、大学生进行项目介绍和动员,两年来,已经有100多对“忘年交”通过分享故事的方式结对子,并于2020年10月出版“忘年交”思想成果集。

受疫情影响,本项目走出去方案未得实现,每场故事会都是通过线上分享并进行直播,效果非常显著,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计划举办五次故事会,在原有志愿者的基础上,吸纳更多的退休党员、群众参与,汇集在岗时的工作经验、亲身经历、身边劳模榜样的故事;汇集家教家风传承的故事;汇集英雄人物的故事;汇集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与社区、大中小学校联动互动,分享故事。

力争五至十年之内,打造出千百万的精神之约的同心圆,即:1000名退休党员志愿者,承担桑榆未晚红色传承的责任,与1000名大学生、1000名中小学生形成“前烛后烛 烛光徽映”的精神之约的园地。按照习总书记指示,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英烈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家庭文化的故事,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实现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总结、提炼。将学习的心得、体会、感想每年出版一集“忘年交”思想成果集。

项目成效

目前的退休党员组织活动,多数是以参加街道组织的党课学习、开会、参观为主,活动缺乏多样化,个人发挥余热的作用不大,自身优势没有发挥的平台。

“忘年交”故事会项目,保证了退休党员退岗不褪色,激发他们重新担当起社会责任和对下一代的关心与传承,用他们特有的政治优势、社会优势和人才优势,创新工作思路,最大限度的发挥余热,将他们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政治情怀传承下去。

“忘年交”故事会项目,切实做到寓党员管理服务于具体行动之中,让他们的优良品质,接力棒传承下去,搭建大手拉小手“忘年交”品牌的红色传承队伍。使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可持续发展,筑牢党的长期执政、巩固最可靠的阶级基础、红色革命根基代代相传。

本项目通过5次故事会的形式,将党史、中国改革开放、身边榜样、家教家风、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传承给大中小学生,让他们从退休的党员干部的情怀里汲取正能量的营养,健康成长,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人和中国的栋梁之才。引领他们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把中国发展的命运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完成自己的学业,沿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条康庄大道走下去

项目管理

老街坊“忘年交”故事会项目组组长:主任及支部书记、副书记;副组长:常务副主任、副主任;组员:办公室1人、影视部1人、兼职党建专员10人、线上直播人员2人、财务2人。

根据确定每场故事会的主题,进行讲故事人员的集结,精准推敲故事主题,对讲故事人员进行政治审核,内容进行审阅后方可实施。

每场故事会参与对象: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首钢工学院的大学生新生、905中学和苹果园中学学生、古城小学和苹果园二小学生、社区“忘年交”志愿者、八角北路及苹果园二区社区居民。

物资采购实施三方比价,同等质量,低价优先。

疫情解封,组织线下故事会。疫情防控,继续实施线上线下直播故事会,已经有多次成功经验。

项目实施计划

老街坊“忘年交”故事会项目在2022年9月30日举办“我和我的祖国”树立爱国情怀的故事会;2023年4月30日举办“国际劳动者风采展示”故事会;2023年5月4日五四青年节“强国有我 请党放心”故事会;2023年6月30日开展“我是党员 我很优秀 我是榜样”故事会;2023年7月31日八一建军节举办“军魂飘飘 强国筑梦”故事会,每场活动精心策划、严密组织,分别邀请优秀退休党员、全国劳模、北京和中国榜样、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老干部局党史文化志愿者等先进人物代表分享故事,会后,大中小学生们递交发自心声的心得和观后感,退休人员发挥桑榆未晚的作用。

“忘年交”故事会,与大中小学生们互动交流,开展组织生活,共同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实解决学生思想困惑问题,解决他们有思想疙瘩、有伤心有委屈无地方倾诉的困难,与对接的“忘年交”志愿者就像朋友一样,交换意见和思想,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中建立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相互促进的密切关系,满足情感、友谊的需要。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张文喆,男,66岁,中共党员,任中共石景山区社会工委党委委员、北京市新时代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室党支部书记(原首钢党委宣传部部长、首钢秦皇岛板材公司党委书记兼董事长),主要“忘年交”故事会的选题、主持及政策解读。

焦建峰,男,63岁,任北京市新时代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室党支部副书记(原首钢电视台台长、首钢京唐镀锌板公司党委书记),主要负责本项目新闻撰稿、新闻发布。

朱淑英,女,57岁,党建工作室主任,主要负责项目组织协调、实施督导、财务监督。

智京军,男,65岁,党建工作室媒体部主管,负责项目活动的摄像、后期剪辑及线上直播组织。

赵雅莉,女,36岁,负责项目的场地布置,外联及后勤保障。

吴云鹏,男,29岁,负责项目的资金支出及物资外采。

唐颖,女,38岁,负责项目资金财务运作。

参与单位:石景山和首钢老干部局、石景山退伍军人局、部分街道、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首钢工学院、三所中学和三所小学。

“忘年交”志愿者讲故事队伍:北京市、石景山、首钢退休老干部、退伍军人干部、劳动模范、北京和中国榜样人物。

项目年度预算

讲故事人员劳务费15000.元;线上直播费10000元;场地布置及视频制作10000元,200本思想成果集设计、印刷费15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