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聚焦乡村振兴
  • 开展社会救助
  • 促进共同富裕
  • 助力基层慈善建设
  • 科技助推慈善
  • 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 其它

以心而治 --北京公益创投服务项目

  • 机构名称:北京市通州区春皓社会工作事务所
  • 项目类型: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良好的社会心态是社会发展稳定的前提,是社会治理及其创新得以有效进行的社会心理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通过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社会心态培育的战略决策。如何实现社会治理理论与实践和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的有机结合,是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无法回避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

本项目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坚持以社会治理为统揽,以社会心理服务为切入点、突破口,将社会心理服务融入社会治理工作,积极探索社会心理服务+党建+基层社区治理的1+N工作新模式,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服务对社会治理工作的助推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1-2年

已实施周期:未开展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0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10000人次

项目受益对象

社区居民、社区社工、党员和社区书记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0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24万元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朝阳区、东城区

项目合作单位

北京行政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心理教育研究中心

项目需求

社会治理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人的问题,而心理的问题是人的问题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是由作为治理主体的人及其组织实现的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其在本质上是多元主体的群体决策过程。可见,社会治理的主体、客体和过程都涉及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科学,社会治理各个层面都内生出大量心理方面的问题和心理学问题。因此,社会治理离不开心理学的支撑,离不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重视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运用,有助于解决社会治理中客观存在的心理方面的问题,实现社会的良好治理即善治,进而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项目目标

(一)着力打造专业服务队伍。凝聚多方专业力量,结合当下新冠肺炎疫情组建抗击心理救援专业志愿队伍,队伍不少于30人,为基层社工、党员、居民开展公益心理援助服务。

(二)着力打造线上服务平台。在“春皓事务所”微信公众号开发和启用线上心理减压、人际关系沟通和免费心理测评等功能,向公众及基层一线工作者、党员等不同人群提供多项便捷、专业的心理服务,线上公益视频不少于30个。

(三)着力开展心理+服务。一是心理+党建,探索党建心理服务模式;将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与党史学习教育、民生工程活动有机结合,依托专家资源和社会力量,构建“心理+党建”的工作模式;二是心理+社区治理,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以创新社会治理为发力点,以为民服务为目标,以心态健康为抓手,探寻社会治理现代化新路径。

项目成效

1.社会心理服务与党建相结合。根据层党建工作需要,坚持党建引领,植入专业团队对党员围绕党员角色定位、人际关系沟通、情绪压力疏导等开展系统化培训、大团体实操技术辅导和室外拓展训练,并采取线上线下互动模式,激发党员动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塑造团队精神。

2.社会心理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相结合。紧紧围绕基层社会治理,以坚持和北京新模式为基点,以防范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社会风险为着力点,坚持“四治”融合,充分发挥政治引领、自治强基、智治支撑、心治助推作用。

项目管理

1.风险管理

在项目开始的初期,要充分识别影响项目进度的风险,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监测和更新风险,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譬如在疫情期,及时根据疫情调整服务方式和服务时间等。

2.进度管理

所有行动都以计划为基础确保项目能够100%按照计划执行,在项目执行中,确保在受到各种干扰的影响下,虽然会导致计划需要不断地跟进和调整,但是总体的进度按照计划执行。

项目实施计划

(一)心理+党建(2022年9月-2023年9月)1.心理课程;针对基层党员开展沟通技巧、党建心理等心理课程10场,并录制,让党员能够将心理学技巧融入党建工组中,加强党员服务群众的专业能力。不少于5000人次。2.团体辅导;围绕党员角色定位、情绪压力疏导等开展系统化培训、实操技术辅导共不少于10次,激发党员动能,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不少于200人。(二)心理+社区治理(2022年9月-2023年9月)1.打造阵地,构建心理服务网络;依托社会治理项目,面向重点人群开展心理现状和需求专项调查,针对收集的基础信息,针对性的提供专业心理服务,疏导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心理现状和心理需求调查不少于5000人次。2.精准服务,打造专业志愿队伍;对100名社工和志愿者开展线上基础社会心理学培训共32场,组建一支30人的“社会心理服务志愿者队”,进一步提高社会心理指导人才心理服务能力,促进社会治理精细化、专业化水平的提升,达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目的。3.发挥优势,筑牢心理“防疫墙”;防疫工作常态化以后,充分发挥心理服务资源优势;编辑心理健康知识原创文不少于10篇,拍摄“科普课堂”短视频(3--5分钟)不少于20个。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项目团队包含专家组和项目执行组,专家组由由心理学、社会学、党建领域的专家组成;项目执行组由项目具体负责人员组成,承担项目推进过程中的执行、核验、协调和决策等工作。

序号 姓名 工作职能 具体职责 资格证书 备注

1 钱进 项目督导 有多年项目管理和人员管理的经历;对志愿者管理有较强的经验,有丰富的各类志愿者资源,善于资源链接;对项目资金的管理有丰富经验,能很好的把控项目进度管理和项目资金管理。 初级会计

2 金岳辉 项目主管 从事多年政府采购项目管理运作工作,有丰富的基层社区工作经验,具有扎实的项目执行及较强的项目管理经验,曾给社区居民做过培训,且有个案咨询经验,了解社区工作且有丰富的心理服务经验。 二级心理咨询师

3 王征 项目执行 多年网络平台运营工作经验,长期负责小鹅通运营管理和线上课程开发管理,有着丰富的网络学习平台管理经验

4 刘涛 项目执行 有多年政府采购项目执行工作经验,有较强的的文字功底,执行的项目曾被评为朝阳区优秀项目。 助理社工师

项目年度预算

详见附件(包含整体方案和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