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越数字鸿沟-困境老人再社会化适应项目-第二期
- 机构名称:北京市七彩昀社会工作事务所
- 项目类型:科技助推慈善
从2012年智能手机降价并迅速普及开始,人们经历了技术日新月异的十年。然而老年人,这一规模庞大、最迫切需要改善生活便利度的群体,却难以和年轻人共享信息化发展带来的便利。北京市七彩昀社会工作事务所设计此项目,旨在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动员与引导,帮助社区内的困境老年人通过学习智能手机的相关应用和网络自媒体,助其在预约就医、安全出行、娱乐购物、互动交友等方面享受智慧生活带来的便捷,拓展信息资讯的来源渠道,跨越数字鸿沟,再次融入当下的主流社会生活。项目实施过程中将聚焦于低保、低收入、失独、特困、独居、空巢、残疾等不熟悉智能手机应用的困境老年人群。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1-2年
已实施周期:1-2年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100位困境老年人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150位困境老年人
项目受益对象
困境老年人群体。(主要指享受低保、低收入、特困、五保、残障、独居、高龄、空巢等60岁以上老年群体)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34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35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北京市
项目合作单位
无
项目需求
七彩昀在摸底排查近7000户老人后发现,许多老年人普遍对智能手机的使用经验匮乏,且存在畏难心态;由此也导致了这些老年人与主流社会的较大疏离、获得社会正向讯息相对迟缓、得到安全方面的警示信息也更加迟滞。老年人的娱乐方式本就有限,而对于一些头脑清晰但行动不便的困境老年人来说就更感生活单调乏味,其中一些人在社工入户访谈时曾表示,其自身已经丧失了生活的乐趣和动力。原本可以通过手机APP就能完成的预约挂号、生活购物等便捷操作却成为困境老年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尤其在疫情期间出入公共场所必须出示的健康码、行程码,让很多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显得十分尴尬,有些老人甚至因此而不愿走出家门。
项目目标
项目的执行将主要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展开。
项目前期,将邀请之前接受过七彩昀服务、已建立基本信任关系、但意识封闭,自我认同感较低的服务对象以同行者的身份参与到项目当中。在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下开展线下与线上体验式学习,并由志愿者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的示范-学习活动,帮助服务对象掌握一些常规的APP应用(如微信、挂号、约车、买菜、订餐等),使其开始体验到智能手机的乐趣与便利,增强学习和参与互动的自信心;
项目中期,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引导帮助参与项目的服务对象学习体验如何将自己制作的短视频等发布到主流的自媒体平台,并学会如何与身边的人开始互动、参与点赞、收获更多认同感,以此进一步加深服务对象的生活乐趣与自信。
项目后期,可将前期的部分服务对象聘请为下一期项目的志愿者,通过分享自己使用APP的心得及自媒体制作的故事和经验,现身说法、手把手地带领新参与的服务对象快速进入角色,实现传帮带的良好互动氛围,使参与活动的服务对象各方在体验愉悦的同时深化再次融入社会的自信心,弥补和增强自身的社会支持网络,营造一个更好的、有氛围的互助空间。
项目成效
项目在本年度内的服务时间为2022年9月至2023年11月,计划开展有规模的服务活动30次;服务对象将来自于本机构一直提供服务的朝阳区、东城区部分街道及社区,甄选心智正常、具备一定学习能力并有意愿与人交流、参与社会互动的困境老人100名,在本年度项目终期能够实现:
1.使用手机APP完成预约挂号、买菜订餐、导航出行的常规应用;
2.项目服务对象的综合满意度达到90%以上;
3.为无智能手机的困境老年人募捐到智能手机;
项目管理
本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建立在机构以前为不同区、街道困境老年人服务的坚实基础之上,遵循机构一贯的求真、务实提供实务服务的原则,坚持运用与服务对象特点相适应的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谋求改善困境老年人当下的生活状况。
1.对服务对象群体的深入体察和了解:
1)对困境老年人的相关帮扶已经开展多年。仅2022年政府就投入了约230万购买本机构的专项服务;
2)拥有民政局精准救助信息管理系统的登录检索和录入权限,机构已为每位服务对象建立了服务档案,后续服务始终将持续更新维护。
2.志愿者的招募、培养与运行:
在机构以往的困难群体帮扶和社区动员与治理项目中,大多需要志愿者参与其中。由此机构已经掌握了志愿者招募、沟通、激励的相应模式与方法,可以有机地运用到本项目的运营管理当中;
3.政府部门、社会公益资金的注入:
除当前申请的资金支持外,机构在困难群众帮扶领域还持续获得来自于政府购买服务和基金会的资金支持。2022年初,本项目被北京市民政局评为优秀公益项目,得到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35万元项目经费支持,本次向联合会申请的项目资金将定向用于组织、开展本项目设定的困境老年人的学习、实践等促进其再社会化的相关活动。
项目实施计划
1.项目启动:2022年9月,与项目主要实施街道对接,讨论项目实施计划,获得项目实施的相关支持;2.项目执行:2022年10月招募符合项目需求的志愿者;线上线下教案制作与优化:2022年11月收集主流APP及自媒体的应用指南和相关使用案例,制作供线上线下学习使用的、通俗易懂的教程教案;3.服务对象招募:2022年10月-11月通过社区推荐及机构以往服务对象的筛查,甄选心智正常、具备一定学习能力并有意愿与人交流、参与社会互动的困境老人100名参与本项目;4.服务活动:2022年12月-2023年9月开展不少于30次的服务活动,包括线下体验式学习和线上视频互动,分别对100名困境老年人进行指导。5.为我点赞:2023年10月启动学习成果的展示和评比环节。邀请参与学习的服务对象、身边的亲人朋友及志愿者们相互点赞加油;通过学习和制作短视频,建立服务对象与周围人员的互动纽带,加强其社会支持网络,提升服务对象融入社会的主动性;6.项目收尾:2023年11月收集整理服务过程与成果资料,调研统计服务对象满意度,撰写结题成效报告接受主办单位与承办单位的项目成效评审与财务审计。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项目负责人:周政,研究生学历,拥有20多年管理经验,曾全职服务于两家国际NGO(RICS、PMI)及一家美国连锁经营企业。做为项目发起人及团队领导者,带领团队成员、志愿者共同完成组织的多个发展项目,卓有成效;从事过项目管理、NGO治理、运营管理、连锁渠道管理等不同工作。
项目专职人员:杨紫竹,中级社工师、深圳注册督导、心理咨询师,自2009年先后于深圳与北京从事社会工作,并于2013年成为深圳社协注册初级督导、金牌讲师,拥有多年实践服务经验与深厚督导实例经验。
项目专职人员:王静喆,2015年毕业于北京政法职业学院社会工作系,大学毕业实习在本机构,毕业后入职七彩昀社工,自2015年起,负责东城区困难家庭精准帮扶项目至今,有7年精准帮扶困境老年人家庭服务经验。
项目专职人员:李志华,社会工作专业,从事一线社工服务20年,对低保家庭、困境未成年人、特殊困境老人实务服务经验丰富。从事社工机构行政管理12年,具备一般协调沟通能力。
项目专职人员:刘美丽,社区居委会主任从业13年,入职七彩昀7年,从事失独老人年实务服务与其它困境老年人一线服务工作。
项目专职人员:马晓薇,从事特殊困难家庭服务7年,直接服务对象为困境老年人及流浪乞讨人员,提供自理能力培养,社会交往能力提供及就业辅导等。
项目年度预算
见附件2:项目年度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