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 will安心志愿行动
- 机构名称: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
- 项目类型: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上海疫情是对政府和社会在社会应急治理方面的又一场大考。大量的疫情防控、治理管理、民生保障、心理抚慰等需求集中涌现,从而导致了公共资源匮乏、公众情绪焦躁、物资渠道不畅、管理秩序紊乱等不利于疫情防控的因素出现。快速、有效的动员各方力量,疏导防控秩序、提升群体支持系统、优化协作机制、增进心理支持,已经迫在眉睫。
因此,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联合友成基金会和北京市社会心理联合会等公益机构快速响应疫情攻坚阶段的“第一需求”,为给封控群众、基层抗疫工作人员减压减负,为抗疫志愿者提供心理支持与赋能,特发起“i will安心志愿行动”,利用i will志愿者联合行动三线三师模式,对当下的社会心理状况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支持,增强志愿服务的有效性和专业性。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1-2年
已实施周期:1-2年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650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1200
项目受益对象
上海、广西、北京地区封控群众、基层抗疫工作人员及联合行动志愿者骨干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30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30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上海、广西、北京地区
项目合作单位
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北京市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上海浦东新区恩派公益基金会
项目需求
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联合友成基金会和北京市社会心理联合会等公益机构快速响应疫情攻坚阶段的“第一需求”,为给封控群众、基层抗疫工作人员减压减负,为抗疫志愿者提供心理支持与赋能,特发起“i will安心志愿行动”,利用i will志愿者联合行动三线三师模式,对当下的社会心理状况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支持,增强志愿服务的有效性和专业性。
项目实施一个多月以来,需求调研、志愿者招募、培训与服务等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本项目的可操作性、可执行性得到充分证明。参加创投大赛,是为获得战略投资支持,促使本项目进一步开展,同时更好地应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最终产生更深更优的效果。
项目目标
项目时限:6个月(2022年4月~10月)
总体目标:响应需求,众力协同,群策群防,抗击疫情
具体目标:
1.社会心理指导服务。为在地居民、抗疫群体提供社会心理指导,释放和安抚被隔离导致的心理焦虑,帮助缓解由此产生的矛盾,为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层减压。
2.传播正能量。对一线抗疫人员和群众开展社会心理服务支持和志愿服务培训赋能,陪伴并鼓励疫区人民,用正能量的传播来加强社区的凝聚力和社区认同感,共同抗疫。
3.建设和培育一支应对各种灾害和疫情的i will专业志愿者队伍。
项目成效
项目内容:需求调研 预期产出:疫情公共需求报告 衡量指标:1份疫情公共需求包括形势研判的报告
项目内容:组织、招募和筛选志愿者 预期产出:建立一支应对灾情和疫情的专业志愿服务队伍 衡量指标:招募500人以上的专业志愿者
项目内容:培训和督导 预期产出:知识传播与启蒙教育,录制各类知识产品,包括(社会心理支持线上课程20节;防疫抗疫志愿者培训20节;
(每节时长不超过45分钟) 衡量指标:20节社会心理课程;20节志愿服务课程;抗疫志愿者培训和应急手册1本,包含疫情防控期间话术标准。
项目内容:行动研究 预期产出:行动研究报告,包括抗疫挑战与对策、联合行动机制与模式等 衡量指标:1份行动研究报告;1份最佳案例集;
3次专家研讨工作坊(每次10人以内);
项目内容:成果总结 预期产出:举办行动成果总结大会并进行大范围的成果宣传 衡量指标:1次志愿者联合行动主题大会,形成大会总结,并对成果进行宣传和媒体推广
项目管理
项目采用i will志愿者联合行动的“三线三群三师”运营模式,动态响应一线社区抗疫需求,提供专业志愿服务赋能与支持。
(一)项目专家组:
1组公共治理专家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杨团,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强等)
2组心理专家组(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儿童安全研究计划王艺璇、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教授林永和等)
(二)项目运行基本流程:
1、发现对接需求,建立社群支持,专业督导识别心理情绪风险点
2、社群运营专业技术支持和指导
3、为群一线志愿者提供培训和督导(青少年和儿童、 老年人、一线抗疫的志愿者和基层人员)
4、专家后援支持团队:政策、形势研判;督导;研究行动机制,形成可复制模式等
(三)运营管理模式:“三师、三群、三线”模式
三师:社工师、心理师、医师(酌情加入律师等)
三群:社区居民群(服务大群),专题辅导群(中群),个案群(小群)
三线:一线直接服务(在地社区和公益伙伴),二线运营管理(项目团队+协作机构),三线指挥和专家智库(决策、资源动员;形势研判、督导、研究行动机制、形成可复制模式等)
项目实施计划
2022年4月15日—4月22日
分类:需求评估与政府、合作伙伴对接
内容:通过对社区公众和政府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的调研,收集当下社区紧迫需求信息,并分类做需求应对
2022年4月18日—4月20日
分类:行动研究的方向
内容:疫情防控与社会服务主题研讨
2022年4月20日—5月20日
分类:一线服务
内容:招募和动员:社会各界志愿者以及公益伙伴加入行动;社群建立和运营:与公益伙伴通力合作,建立三师三线群,并进行运营与维护;培训与督导:对公益伙伴和志愿者进行管理和专业培训及督导,培训计划32节;对疫区人员和志愿者进行疫情防控中陪伴和服务
2022年4月16日—5月30日
分类:传播
内容:链接媒体和自媒体资源以及平台,动员各方资源,做全网推广,扩大行动影响力
2022年6月1日—9月30日
分类:行动研究
内容:抗疫挑战与对策,提炼联合行动机制与模式;挖掘并形成最佳应急志愿服务案例集;专家研究工作坊3次
2022年5月30日—9月30日
分类:疫后心理支持
内容:以青少年和儿童、成人、抗疫群体三个维度进行心理干预与支持;线上心理支持和志愿者培训课程10期
2022年10月8日—10月30日
分类:总结
内容:总结、展示项目执行成果;召开项目总结研讨会,并进行联合行动模式推介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合作伙伴: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北京博能志愿公益基金会、北京市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上海浦东新区恩派公益基金会、中国应急管理学会儿童安全研究计划、北京东城区平安星减防灾教育中心、北京红枫妇女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北京懋德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心灵呵护工作委员会、上海新苑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上海徐汇久合社区治理服务中心、母爱书院、易邦教育联合机构等。
项目年度预算
序号 活动 费用项 数量 单位 预算单价 金额 备注
1 需求调研 人力、通讯、交通 1 个 12000 12000 包括信息收集、分析,访谈等
2 组建志愿者队伍 人力,工具,徽章与物资等 1 个 60000 60000 包括志愿者招募、组织、管理等工作的费用
3 培训和督导 项目经理人力,专家、工具,物资等 52 次 2000 104000 为宣传提供素材,录制各类知识产品,也含网络平台工具等的使用、短视频制作等
4 专家研讨工作坊 会议费,人力费,专家费,物料,餐饮,交通费等 3 次 10000 30000 小型研讨会10人以内
5 行动研究 人力,通讯,交通、餐饮等 1 次 60000 60000 包括最佳案例集,抗疫挑战与对策研究,联合行动机制研究等。
6 成果总结 人力,专家费,传播 1 次 20000 20000 线上+线下项目成果总结会
9 管理费(5%) 14000
总计(元) 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