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少年营——困境青少年成长赋能项目
- 机构名称: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 项目类型:其他
每个儿童都应该获得安全、健康的个人学习和居住空间,然而,这对3600万流动儿童群体中的很多孩子来说,却是个奢望。由于流动儿童家庭经济限制以及部分家长对环境与儿童成长关系认识不足等原因,流动儿童尤其是困境流动儿童的家庭居住和学习空间环境条件差,影响儿童健康成长。本项目秉持“儿童友好”理念,将以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需要为基础,结合困境流动儿童家庭环境情况进行改善,协助建立更加适合儿童成长的家庭居住和学习空间,并跟进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和行动研究,促进困境流动儿童家庭亲子互动,开展社会倡导,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3-4年
已实施周期:1-2年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20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30名困境流动儿童重点受益,150名流动儿童及其家长直接受益,100000人次间接受益
项目受益对象
困境流动儿童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52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23.6445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北京
项目合作单位
无
项目需求
绝大多数困境流动儿童家庭租住在城乡边缘的自建平房或棚户中,甚至住在有安全隐患的地下室、建筑工地或铁皮棚中;普遍面临人均居住空间小,没有学习空间,安全隐患高等居住环境问题。根据2017年协作者面向北京打工子弟学校儿童开展的健康调查,5名流动儿童中就有2名流动儿童家庭租房仅有1个房间,约三分之二的流动儿童需要和家庭其他成员共住一个房间,约三分之一的流动儿童需要与其他家庭成员共用一张床。这些问题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但是当前绝大多数针对困境儿童的服务项目聚焦关注其物质、教育、心理等方面,对其家庭居住和学习空间改善方面的关注几乎是空白。
项目目标
总目标:
建设适合儿童学习、生活的个人空间,促进困境流动儿童家庭亲子互动,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并倡导激发公众对困境流动儿童空间友好的关注与支持。
分目标:
1.30名困境流动儿童的家庭居住和学习空间环境重点得到改善;10个社区150个流动儿童家庭家庭空间、儿童隐私保护、亲子互动关系间接获得改善;
2.困境流动儿童家长认识到居住环境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能够在自身经济条件下为孩子提供整洁、安全的居住学习空间;
3.倡导激发公众对困境流动儿童空间友好的关注与支持。
项目成效
1.30名困境流动儿童的家庭居住和学习环境得到改善,达到其家庭自身经济条件承受范围内的整洁、安全,儿童及家长对良好的家庭空间环境建设有所认识,能够养成保持良好环境卫生的习惯;
2.总结梳理出一份《流动儿童家庭友好空间建设小妙招分享集锦》,通过社群传播惠及10个社区150个流动儿童家庭;
3.发布1篇困境流动儿童居住状况的调查报告,5家媒体对报告进行报道,至少100000人通过报告进一步关注和了解困境流动儿童居住状况;
4.项目服务活动至少获得3次媒体报道。
项目管理
1、项目确定后将制定具体的实施推进计划,明确推进计划和人员分工等内容,并作为项目实施过程监测的依据;
2、组建具备困境人群服务经验和社会工作专业的服务人员、倡导人员、财务人员等共同组成的项目团队,推进项目实施,并组织月度项目进展汇报会,及时跟进解决项目实施问题;机构督导将定期为项目人员提供督导支持;
3、项目财务管理将严格遵循项目资助要求单独建账,独立核算,按照项目预算进行支出,月度进行项目财务决算汇报,及时做好内部财务监测管理;
4、项目将拍摄困境儿童家庭空间改善前后的图片并通过针对家长和儿童的访谈评估项目实施效果;
5、风险预案:
(1)困境儿童家长对家庭空间建设的作用认识不到或出于家庭空间私密性考虑,对参与项目有顾虑;
应对措施:社会工作者将从已经建立比较好服务关系的困境助学家庭中进行遴选,并向家长说明空间改善会尊重儿童及家长的建议,以适合他们的方式进行改善;社会工作者通过电话、集中说明会等方式向家长介绍项目内容和目的,让其理解空间环境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2)风险二:新冠肺炎疫情仍处于不稳定阶段,疫情影响项目无法按照原计划实施;
应对措施: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做好疫情防控措施;如果疫情变化影响原定计划实施,及时调整工作计划。
项目实施计划
1.开展困境流动儿童居住状况调查(2022.10-11)
1)设计研究方案和工具,开展困境流动儿童居住状况调查,了解儿童的居住和学习空间状况。
2)发布报告,引起公众对流动儿童居住状况的了解。
2.进行困境流动儿童家庭友好空间建设(2022.11-2023.9)
1)遴选30个困境流动儿童家庭参与儿童家庭友好空间建设系列小组活动,促进其了解空间对儿童成长、家庭关系的影响;与困境儿童及家长共同识别居住空间中的安全隐患以及在家庭空间层面儿童成长的需求,讨论确定空间改善计划;
2)结合儿童家庭环境,进行家庭友好空间的改善,包括为儿童打造一张适合身高的学习桌,设置大龄儿童个人居住私密空间,整理改进家庭物品储物收纳状况等;
3)与困境儿童及家长梳理总结适合流动儿童家庭经济状况的家庭空间环境、亲子互动环境改善小妙招,形成一份《流动儿童家庭友好空间建设小妙招分享集锦》,分享给更多流动儿童家庭;
3.项目总结与宣传(2022.10-2023.9)
1)采集家庭空间改善前后以及过程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形成一份专题通讯和项目纪录片,显示家庭的变化情况以及项目实施成效,进行公开发布;
2)结合项目实施推进的关键时点,通过北京协作者自媒体和社会媒体进行宣传报道;
3)总结项目实施,完成一份项目总结报告。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1.任文欣,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服务部主任,助理社会工作师,云南大学MSW,5年困境青少年服务经验。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总体实施推进和管理。
2.贾能能,北京协作者社会工作者,5年社会工作倡导与服务经验。负责项目执行。
3.张晏玮,北京协作者新媒体传播官员,多年传播倡导经验。负责项目传播。
4.杨凯丽,北京协作者项目财务助理,五年社会工作服务经验和项目财务管理经验。负责项目财务管理工作。
5.卢金艳,北京协作者副主任、社会工作督导,全国最美社工获得者,十六年社会工作服务经验。负责项目督导。
项目年度预算
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