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馨科学夏令营
- 机构名称: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
- 项目类型:聚焦乡村振兴
由中西部地区教育部门发起,桂馨科学骨干教师自主组成团队针对区域内项目学校儿童,在国内科学教育专家名师指导下,自主策划、设计和实施的以科学探究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科学夏令营在让中西部地区儿童在科学探究中获得快乐和成长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和推动了项目实施地科学课教学教研和交流学习活动的开展。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1-2年
已实施周期:5年以上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2600名师生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600名
项目受益对象
四川、青海、湖南、湖北等4省4县的约600名师生。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6-25万(根据每年执行场次而定)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20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四川绵竹、湖南株洲、湖北枣阳、青海湟中
项目合作单位
地方合作伙伴:绵竹市教师发展中心、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湟中区教育局。
项目需求
2020年中国科协公布了第十一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很大差距,相当于其20世纪80年代水平。而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儿童科学素养培养是关键。但我国中西部地区儿童科学素养的提升,目前依然面临着科学课堂教学质量急待提升、课外科学和科技活动缺失等诸多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双减”政策后,如何高效利用课余时间,促进儿童素养多方位发展,成为很多地区教育部门、学校、教师等关注话题。桂馨科学夏令营主张让儿童在“探究、快乐、成长”的氛围中掌握一定科学知识,训练观察、提问、动手、表达等多种技能,同时为儿童提供小组合作、交流社交机会,一定程度上为教学活动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项目目标
总目标:丰富中西部地区儿童的暑假生活,真正享受“探究、快乐、成长”的夏令营。
分目标:
1.桂馨科学夏令营的最大特色是夏令营期间的所有活动全部由当地科学骨干教师所策划、组织和实施。因此,借助夏令营活动进一步提升当地科学教师科学活动设计和组织能力是项目的衍生目标。从夏令营的开营仪式、闭营仪式、嘉年华到5-7天的主题探究活动,所有这些活动的设计如何能够吸引学生参与是老师们持续思考的问题。本身这个过程也是教师们在一线科学教育专家指导下不断提升科学活动设计和组织实施能力的训练。
2.持续提升地方教育部门及全社会对儿童科学素养的关注是项目的长期目标。每场夏令营一般会招募100名学生参与。当然,有的地区在疫情下还开创了线上直播参与的先河。在夏令营期间,设计家长和学生可以共同参与的探究活动,引发家长的关注和支持,对家校联合,推动区域内关注儿童科学素养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倡导资金来源多元化,促进项目可持续发展是长远目标。在项目资金来源方面,我们鼓励和倡导地方教育部门、学生家长都需要一定程度实现资金的配比。如教育局和学校承担部分教师的餐饮和住宿费用;家长承担学生的餐费和保险等。我们期待通过筹款资金的多元化,实现多方的参与,助推项目可持续发展。
项目成效
1.学生在丰富的暑假科学夏令营生活中,激发了科学学习的兴趣,科学素养和科学技能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我们在每年夏令营报名中都能看到名额“供不应求”的场景。而每当夏令营结束时,学生们都会依依不舍地作别,并且分享到“这是一次可以记忆很久的难忘的夏令营活动体验”。
2.科学教师在夏令营筹备过程中科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技能都得到了提升,夏令营逐步成为了科学教师的新风尚。例如,青海省湟中区每年全区的50余名科学教师都会齐聚一堂参与夏令营的研讨、设计和实施,大家把夏令营当做了科学教师的一个节日。同时,更多青年教师以能参与一次夏令营活动为骄傲。
3.科学夏令营逐步成为区域的一个品牌科技活动,被地方教育部门、家长及周边区域所熟悉。如四川省绵竹市从2015年起,连续5年举办了夏令营活动;湖北枣阳从2017年,连续5年举办夏令营活动,同时在2020、2021年疫情期间创造性地参与了更广范围的线上夏令营活动。连续多年的积累使得夏令营逐步成为项目县域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活动得到传承,同时受到各界的关注。
项目管理
桂馨科学夏令营作为基金会的一个公益项目,在多年发展中已经积累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操作模式,同时将部分经验编制成了《桂馨科学夏令营操作指南》。地方教育部门和科学教师在营员招募和筛选、辅导员团队组建、团队文化建设、活动方案设计和实施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实操经验。
在人员方面,基金会会邀请具有夏令营经验的科学教育领域专家老师全周期参与活动设计,提供专业指导。同时,当地有经验的老师一般会担任地方导师,整体统筹项目的实施,安排合理分工,使每个老师都可以有任务可做。
在资金方面,基金会通常会发布活动申请公告,提供小额资金支持项目县域教师团队开展项目,预算表会邀请财务人员进行审核。同时,对地方教育部门和家长的配比资金进行严格管理,保障各方资金的有效分配和使用。
因为夏令营活动中地方教育部门、科学教师参与程度较高,所以在营员安全保障等方面都有了更好的资源协调能力。如2021年株洲夏令营期间突发疫情,地方教育部门马上连夜启动了应急预案,妥善安排了营员和家长后续工作。
项目实施计划
以2023年科学夏令营活动实施进度为例:
1.4月初:地方科学教师团队招募、遴选及培训,初步组建夏令营团队;
2.4月中旬-4月底:夏令营活动日程讨论,活动方案团队分工;
3.5月:活动方案设计、下水实践和反馈;
4.5月:基金会支持资金预算申报和审核;
5.6月:活动前期各项筹备事宜落实;
6.7月-8月:活动实施和开展;
7.9月:项目和财务反馈。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依托地方教育部门和教师保障在地的可行性。而在传播方面,我们每年都会招募专业摄影师,文字爱好者的馨友担任志愿者,承担宣传员工作,负责夏令营活动前,中期的过程记录。而有的地区的线上夏令营,在满足本地孩子需求同时,更是通过全网直播方式,面向全国家长开放,实现线上的互动,连续多年有千余家长报名参与,当天播放量达到7万人次左右,对更广范围内引导家长关注儿童科学素养培养具有传播价值和意义。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焦怡然:桂馨科学课项目部部门经理(负责人)
职责:整体把控夏令营项目实施时间进度,与地方教育部门就活动实施预算、方案和安全等问题进行沟通。
陈 维:桂馨科学课项目部项目经理
职责:参与夏令营项目团队组建、活动设计、宣传和后勤等具体工作保障。
黄国胜:桂馨科学夏令营顾问,科学课项目名师志愿者,温州市虹桥路小学科学教师
职责:参与夏令营活动组织和实施,提供专业的学科指导和监督。
刘晋斌:桂馨科学课项目专家,特级教师,原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
职责:参与夏令营活动具体活动设计,提供教师专业培训等。
项目年度预算
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