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聚焦乡村振兴
  • 开展社会救助
  • 促进共同富裕
  • 助力基层慈善建设
  • 科技助推慈善
  • 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 其它

“三段式”暖心服务助丧偶老人走出阴霾

机构名称:北京怀柔华彩社会工作事务所 项目类型:其他

丧偶后的独居无伴生活会产生孤独感和焦虑情绪,继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项目针对丧偶老人的三个阶段提供服务。内容如下: 心陪伴•散阴霾—悲痛阶段:该阶段最需要的就是陪伴和有针对性的悲伤辅导,社工定期上门探望,充分利用相关资源给予陪伴和支持;对于个别产生心理问题的老人,链接专业心理老师进行心理疏导; 志愿行•解孤寂—怀念阶段:该阶段通过陪老人聊天、手工、出行、制作小礼物、达成小心愿转移老人注意力,运用专业理论方法为老人提供支持和帮助,帮老人缓解孤独情绪; 耆乐+ •享生活—恢复阶段:该阶段通过增加老人的社会参与度,扩大其交际圈,能够与其他“丧偶〞老人和社区其他人群相互交流,心理慢慢恢复健康状态。

更多》

“心目影院”模式推广计划

机构名称:北京市红丹丹视障文化服务中心 项目类型:其他

心目影院模式以电影视觉讲述为切入点和载体,为盲人们这一特殊的服务群体提供软性的社会服务,促进盲人们实现能力和自我能量感的双重增长,并带领他们从虚拟走向现实中的社会,从而进入实质上实现社会融合的道路。红丹丹经过十余年的实践和经验总结,形成了“心目影院”项目模式,有标准的操作流程和具体培训及执行方法,本次项目希望通过与全国12个落地合作伙伴协作,使得心目影院模式落地全国12个城市,建立一支分级别的电影讲述人队伍,开展视觉讲述研讨会,完善视觉讲述标准,并进行国际化推广。

更多》

“助力”学校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机构名称:北京同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项目类型:其他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信息时代快速来临,青少年群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个人成长中的社会性问题。目前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中,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心理问题的困扰就有3000万人,整体数据呈现上升趋势。 本项目以朝阳区高关怀学生学校社会工作服务为主,进一步将此学校社会工作模式推广到海淀等地的普通学校,以协助和支持学校完成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迅速介入评估学生问题和需求,发掘学生优势和潜能,搭建学生心理健康安全网,预防和化解学生心理危机的风险,帮助学生应对当前的问题和困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家校社联动为主要目标。

更多》

公益少年营——困境青少年成长赋能项目

机构名称:北京市协作者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项目类型:其他

每个儿童都应该获得安全、健康的个人学习和居住空间,然而,这对3600万流动儿童群体中的很多孩子来说,却是个奢望。由于流动儿童家庭经济限制以及部分家长对环境与儿童成长关系认识不足等原因,流动儿童尤其是困境流动儿童的家庭居住和学习空间环境条件差,影响儿童健康成长。本项目秉持“儿童友好”理念,将以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需要为基础,结合困境流动儿童家庭环境情况进行改善,协助建立更加适合儿童成长的家庭居住和学习空间,并跟进儿童社会工作服务和行动研究,促进困境流动儿童家庭亲子互动,开展社会倡导,为儿童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更多》

好校长成长计划

机构名称:北京市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 项目类型:其他

“好校长成长计划”于2011年发起,面向中国中西部乡村中小学校长的一系列支持计划,旨在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在观念上探索教育本源,在实践中寻求教育突破。为中国乡村学校的教育观念与水平的提升尽一份心力。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项目专注于乡村学校的核心力量--校长,创造性的把戈壁徒步与教育理念相结合,通过教育领域专业学者、教育改革先行者及校长们之间的互动,形成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从对教育本质的思考和回归,到教育改革时间的经验交流、案例讨论等,助力“乡村教育家”的养成之路,释放校长们的心性,激发潜能,提升主观能动性,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好校长。

更多》

社区共学养老团队培育

机构名称:北京修实公益基金会 项目类型:其他

【启动背景】 北京已进入老龄社会。衣食无忧、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老年人常常被孤独无助等困扰。鉴于此,我们经过十多年探索,走出了一条由教育研究开路、课程建设起步、落地于社区共学养老活动的精神养老新路。 【目的意义】 此项目,旨在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推进老年教育和社区共学养老”。养老的精髓是自得其乐,是“自养”,具有化解老龄社会问题和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重要意义。 【基本内容】 组建老年共学团队,开展集中培训,开展读书与休闲相结合的团队学习与指导,开展总结评估活动。 【预期目标】 助力老年人提高生活生命质量。培育20个社区共学养老团队,预计项目年覆盖12000人次。

更多》

心灵放映室

机构名称: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 项目类型:其他

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凸显,2020年心理健康蓝皮书指出: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国家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2019年7月,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启动“心灵放映室”公益项目,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学校心理课堂,以“电影”为手段,围绕“自我发展”、“社会交往”、“学习技能”与“生命教育”四大主题打造完善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帮助非专业、零基础老师上好学校心理健康课。项目易操作,可复制性强,有效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同时培养骨干教师提升心理教学技能,协助学校构建良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升地区心理健康整体水平。

更多》

星光相伴 温暖同行 --自闭症儿童家庭社会融合服务项目

机构名称:北京市石景山区小飞象训练发展中心 项目类型:其他

围绕改善孤独症儿童社会交往和沟通交流障碍为核心目标,进行自我意识教育、语言应用训练、人际交往、行为规范教育。通过家庭融合、社区融合、学校融合从而改善自闭症儿童的社会功能,提高孩子社会适应能力。计划以石景山区苹果园、老山、八角3个街道为主,开展自闭症儿童家庭社会融合项目。

更多》

足不出户 浴”出幸福——让春雨滋润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身心

机构名称:北京市延庆区馨悦社会服务中心 项目类型:其他

“足不出户·“浴”出幸福”失能、半失能老人关爱项目,是我们为了不断深耕老龄化社会的需求,解决部分家庭的实际困难,以“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服务为手段,为居家养老服务做尝试性的探讨,并将成功的案例进行总结和推广。为此,我们设计了三项贴心服务项目。1、为困难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每月一次的上门助浴服务,同时奉上修脚、理发、褥疮护理等配套服务;2、在天气和家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周开展户外阳光“沐浴”一小时活动,开展陪聊、心理疏导活动;3、举办助浴、修甲、理发、褥疮护理、心理疏导等专业培训,建立一支服务于百姓身边,随叫随到的专业服务队伍,也为疫情下的再就业搭建平台,用以满足全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需求。

更多》
1 2 3 4 5 6 7 共 1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