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阳群众”助力社区疫情防控服务项目
机构名称:北京市朝阳区弘益社会工作事务所 项目类型: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政社合作实践带来的成果不言而喻,社会力量对疫情防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社区治理依然面临防控共识凝聚力弱、防控队伍建设滞后、特殊群体难以纾困、多元主体难以协同、可支配公共资源有限、志愿者的情感和文化需求被忽视等困境。 本项目立足防疫现状,以志愿者群体为主体,通过“防疫卫士”联动行动、“防疫管理”提升行动、“防役实践”志愿行动、“防疫精神”传承行动,从群众可参与的层面为切入点,解决其参与困境、激发其参与热情、提升其参与能力,扩大“朝阳群众”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的广度与深度,彰显“朝阳群众”的温度与热度,间接提升“朝阳群众”的满意度与幸福度。
更多》
-
“科普中国飞天梦大课堂”公益项目
机构名称:北京飞行者航空航天科普促进中心 项目类型: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航空航天强国事业的发展,并多次强调“飞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航天科学是世界上覆盖最为广泛的领域,也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抓手之一。为培养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科学思维,北京飞行者航空航天科普促进中心创办“科普中国飞天梦大课堂”科技助推慈善公益项目。中国科协是本项目指导单位。 项目面向全市公众征集科学问题,组织我国各领域顶尖级院士专家解答并录制视频在新华网、中国科协“科普中国”等平台发布。传承科学家精神,为社会公众搭建了向科学家学习和交流的平台。现已成为本市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公益科普品牌。
更多》
-
“妈妈团”撑起社区环境治理半边天
机构名称:北京市昌平区仁爱社会工作事务所 项目类型: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注重发挥家庭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基层社会治理源头在家庭,家庭治理看女性,如何发挥女性群体的力量对社区治理意义重大。因此,本项目拟通过专业社会组织介入,在社区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倡导、居民动员、领袖挖掘、组织培育及社区环境治理等活动,提升社区中在职妈妈、全职妈妈、退休妈妈等群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志愿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妇女儿童在社区治理的积极作用,促进多元人群参与社区环境治理工作,实现“年轻人治理社区-社区治理年轻化”的社区治理目标。
更多》
-
“忘年交”养老互助共同体项目第一期
机构名称:北京市石景山区新时代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室 项目类型: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根据规定,60岁为老人,他们是刚退休的精力充沛、工作经验丰富、发挥余热的年龄。退休后像突然刹车的汽车,没事做,心里沉重,琢磨疾病,有的忧郁致疾。 “忘年交”养老互助共同体项目,是组织这些人,让他们动起来,发挥余热。在原品牌项目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落地社区,着力解决居家养老、失独失能残疾人实际需要;双职工父母孩子没人接送、照顾的需要;居民之间的生活技能差异互补的需要。结合实际,让身体健康的老中青小幼与本层楼、本栋楼的困难人群严密组织、管理,精准压实结对,实现邻里之间相互关爱、相互照顾、相互学习、相互娱乐的闭环生活圈,自助解决本楼生活环境治理、日常维护维修,打造可复制居家养老共同体的新模式。
更多》
-
“小小规划师”青少年参与城市更新劳动教育项目
机构名称:北京中青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项目类型: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本项目回应《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关于“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管,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参与城市治理”以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要求,通过引导青少年理解人与城市更新、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组织青少年积极参与城市更新,运用专业社会工作方法,在青少年参与的理论指导下,激发青少年参与城市更新的意识与动力,丰富其有关社区规划、城市更新与设计、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通过调研发现社区及空间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培养青少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在此过程中建立并维护青少年与社区之间的联结,增强其社区归属感与公民意识,同时为青少年搭建家社联动的劳动实践教育的多元化平台,探索社会工作组织开展青少年服务型劳动实践教育课程。
更多》
-
“心”创就业E计划—心智障碍青年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与就业实践项目
机构名称: 北京国发体康社会工作促进中心 项目类型: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我国心智障碍人数保守估计达2000万,就业率与国外发达国家30%的就业率有相当大差距,他们就业机会少、专业针对性的培训服务组织少,人口基数大,使就业问题尤为突出。 本项目结合未来就业趋势和灵活就业形态,扶持有就业条件、有就业意愿的心智障碍青年就业,创建心青年互联网创业工场,开设互联网课程培训、时间和提供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销售渠道、客户资源,并力争为每位一位学员家庭创造专职和兼职就业机会的心青年互联网技能培训和支持项目。 未来五年计划开设电子海报制作、短视频制作、基础office应用、计算机与移动互联网基础、直播带货、私域流量运营、自媒体运营等七门课程,五年中培训出不少于3000个互联网就业心青年家庭和配套师资、志愿者梯队。
更多》
-
“疫心一意”疫情防控服务平台
机构名称:北京市众禾社会工作发展中心 项目类型: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疫情总体得到有效控制,但反弹风险丝毫不能忽视。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指引》为依托,积极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工作,通过坚持统筹协调、坚持安全防护、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原则,搭建“疫心一意”疫情防控服务平台,推动社会资源整合共享,通过“疫心联盟”民生保障平台、“疫心先锋”志愿服务队、“疫心医意”、“疫心热线”等“疫心”系列专业服务的实施,完善社区疫情防控体系与应急管理机制,以形成社区互助自助网络,共同筑牢社区疫情防控屏障,为打赢疫情狙击战贡献力量。
更多》
-
i will安心志愿行动
机构名称: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 项目类型: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上海疫情是对政府和社会在社会应急治理方面的又一场大考。大量的疫情防控、治理管理、民生保障、心理抚慰等需求集中涌现,从而导致了公共资源匮乏、公众情绪焦躁、物资渠道不畅、管理秩序紊乱等不利于疫情防控的因素出现。快速、有效的动员各方力量,疏导防控秩序、提升群体支持系统、优化协作机制、增进心理支持,已经迫在眉睫。 因此,北京惠泽人公益发展中心联合友成基金会和北京市社会心理联合会等公益机构快速响应疫情攻坚阶段的“第一需求”,为给封控群众、基层抗疫工作人员减压减负,为抗疫志愿者提供心理支持与赋能,特发起“i will安心志愿行动”,利用i will志愿者联合行动三线三师模式,对当下的社会心理状况提供专业的心理援助支持,增强志愿服务的有效性和专业性。
更多》
-
帮帮社区服务大集
机构名称:北京市门头沟区便民服务业协会 项目类型: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帮帮社区服务大集是北京市门头沟区便民服务业协会携手京西百通(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居委会及各企业举办的公益活动,门头沟区便民服务业协会作为主办方自公益行活动开展起来得到了便民协会成员企业和各社区居委会、工会、民政局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公益行的活动初衷是为帮助老百姓做点实事,最终落地到执行以解决老百姓的需求为引导,在家门口用“赶集”形式“搭台”提供剪发、测血压、配钥匙、修脚、老花镜等无偿惠民服务。 项目计划在门头沟90个社区及山区举办96场活动,覆盖人群达7680余人。让群众不花一分钱把生活小事由“繁”变“简”,让实惠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使生活更便利、更幸福,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更多》
-
代理儿女项目
机构名称:北京扶老助残基金会 项目类型: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特殊家庭老年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能尽赡养义务的老年人,包括失独、鳏寡孤独、长期空巢、老养残(子女智力残疾)四类家庭的老年人。代理儿女项目通过与北京各街道、公益机构、志愿者组织等联动,开展对特殊家庭老年人的实地调研,评估建档,秉持优势视角的原则,用积极的社会救助理念,以服务和陪伴为导向,针对有监护人的特殊家庭老年人,为他们提供专业法律咨询、政策咨询、心理疏导、社区融入、探访陪伴、走访慰问等服务;针对无监护人的特殊家庭老年人,除以上基础服务外,还提供跨生命周期养老规划、入住养老机构担保、紧急医疗救医签字等代理和监护服务,通过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亲情陪伴的温暖,无养老后顾之忧,以积极的状态规划好养老生活。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