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聚焦乡村振兴
  • 开展社会救助
  • 促进共同富裕
  • 助力基层慈善建设
  • 科技助推慈善
  • 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 其它

“爱让生命更完整”失独家庭精神关爱项目

  • 机构名称:北京市西城区德馨社工事务所
  • 项目类型:开展社会救助

项目背景:家中唯一的子女不幸离世,这样的家庭被称为“失独家庭”。家中的老人即被称为“失独老人”。 “失独者”当年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如今,他们失去了唯一的子女,其生存现状让人揪心不已。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社会应给予他们关爱,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

项目目的及意义:让失独老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让他们早日走出失独之殇,摆脱自卑的心态。

项目的基本内容:本项目主要包括三类内容:新希望歌友会活动,小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织”爱为你--手工编织活动以及阶段性演出活动。

项目预期目标:从丧子的痛苦中摆脱出来,更健康地生活,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1-2年

已实施周期:1-2年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直接受益70人,间接受益50人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直接受益90人

项目受益对象

失独老人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12.97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11.1456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西城区

项目合作单位

项目需求

独生子女父母积极响应了独生子女政策后,唯一的孩子却不幸离世,他们会发现自己被社会遗弃,我们的工作团队通过公益项目给失独老人提供了一个可以共同交流的平台。

每次活动前我们的工作人员都会依据当下情况去更改具体的活动内容,并围绕项目的总体目标开展多元化活动,让失独老人从丧子的痛苦中摆脱出来,更健康地生活,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

项目目标

项目总目标:从丧子的痛苦中摆脱出来,更健康地生活,积极主动地融入社会。

分目标:

1)“弘扬传统文化,体悟陶修艺术”陶艺体验活动,2次,预计每次服务48人,预计总服务96人次,主要目标是提升失独老人的生活质量。

2)“花漾生活”花艺体验活动5次,预计每次服务35人,预计总服务175人次,主要目标是提升失独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失独老人的兴趣爱好。

3)阳台无土栽培活动5次,预计每次服务35人,预计总服务175人次,主要目标是丰富失独老人的业余生活,加强邻里关系,融入社会。

4)“追寻红色足迹”参观红色基地活动1次,预计服务48人次,主要目标是加深老人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爱国情怀。

5)“阅读人生路”读书分享活动5次,预计每次服务35人,预计总服务175人次,主要目标是让阅读走进失独老人心中,让阅读成为一种养老方式,使人保持思想活力。

6)“唱开心扉”歌友会活动16次,预计每次服务40人,预计总服务人次640人次,主要目标是给失独老人提供沟通和交流平台,找到知音,找到爱好相同的同伴,互帮互助,让他们从音乐中抒发自己的情绪。

项目成效

1)通过陶修活动让失独老人了解到更多传统文化,提升失独老人的生活质量。

2)通过花艺活动,让老人对插花以及花文化有新的认知,提升失独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失独老人的兴趣爱好。

3)通过阳台无土栽培活动,丰富失独老人的业余生活,让失独老人把蔬菜送给邻里,加强邻里关系,融入社会。

4)通过参观红色基地,加深老人们对革命先烈的敬仰和爱国情怀。

5)通过参加读书会,让失独老人在书中寻找自己的故事,分享自己的感受。

6)通过参加歌友会活动,给失独老人提供沟通和交流平台,找到知音,找到爱好相同的同伴,互帮互助,让他们用音乐抒发自己的情绪。

项目管理

1、为了保证项目有效、有序进行,需要做好项目的整体管理和总体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并对变更进行管理和控制。

2、为了保证项目繁杂的内容和各个功能得到切实落实,作好范围管理,实施过程中将对范围进行明确、核实,并控制范围的变更。

3、为了保证按时完成任务,将加强对项目的时间管理,对所有活动进行定义并对活动进行排序,明确每个活动的历时估算,编制详细的进度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对进度计划的变更进行控制。

4、明确资源和成本,控制成本、并及时配备相应资源。

5、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管理,将编制质量计划,配备质量管理人员,采取质量保证措施,并进行相应的质量控制。

6、为了保证项目能够得到稳定进行,明确项目组织结构,明确项目组成员的角色与职责,应配备有足够经验和能力的人员参与本项目,并保持实施队伍的稳定。同时,将对实施人员给予适当的培训。实施人员将了解并掌握本项目的情况、具有相当的专业技能。

7、加强沟通管理,明确沟通的机制、渠道、相关人员、时间和频率,及时报告项目进展情况。

8、所有线下活动均采取测量体温和提供48小时核酸证明的防疫措施,根据防控级别及时调整活动安排,可暂停活动或转为线上活动。

9、加强采购管理,就采购做出计划安排,并对货物进行验收,填写出入库单。

项目实施计划

(一)准备阶段(2022年9月)

1、组建项目团队。

2、制定项目进度表、部署项目实施工作。

3、制定工作流程和各项规则制度等。

(二)项目实施第一阶段(2022年10月-2023年12月)

1、“弘扬传统文化,体悟陶修艺术”陶艺体验活动1次

2、“花漾生活”花艺体验活动2次

3、阳台无土栽培活动2次

4、“阅读人生路”读书分享活动1次

5、“唱开心扉”歌友会活动4次

(三)项目实施第二阶段(2023年1月-2023年3月)

1、“花漾生活”花艺体验活动1次

2、阳台无土栽培活动1次

3、“阅读人生路”读书分享活动1次

4、“唱开心扉”歌友会活动4次

5、准备中期评估。

(四)项目实施第三阶段(2023年4月-2023年6月)

1、“弘扬传统文化,体悟陶修艺术”陶艺体验活动1次

2、“花漾生活”花艺体验活动1次

3、阳台无土栽培活动1次

4、“追寻红色足迹”参观红色基地活动1次

5、“阅读人生路”读书分享活动2次

6、“唱开心扉”歌友会活动4次

(五)项目实施第四阶段及结题阶段(2023年7月-2023年9月)

1、“花漾生活”花艺体验活动1次

2、阳台无土栽培活动1次

3、“阅读人生路”读书分享活动1次

4、“唱开心扉”歌友会活动4次

5、整理项目档案和财务档案,做好结题准备。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项目负责人:

芦燕燕,北京市西城区德馨社工事务所法人。2013年-至今一直参与妇联及各级关于失独老人的项目;参与各级残联关于残疾人活动。

2018年参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心理重建项目”。2019年承接北京市残疾人联合会温暖助学政府实事项目。2020年底至今承接了北京市民政局的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

自成立以来,带领工作人员已举办近300多场活动,让2万余残疾人、失独老人和老人受益,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管理和服务经验。

项目执行团队:

项目执行团队成员包括:项目负责人1名、财务负责人1名、项目执行7名,共计9名。

我机构自2017年成立以来,共承接了约三十个政府购买项目,其中包含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残联、北京市妇联、西城区社工委、西城区妇联以及西城区多个街道支持的服务项目。至今,我机构已开展了四百余次活动,共服务近两万人次,其中入户服务达3000余人次。

项目年度预算

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