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聚焦乡村振兴
  • 开展社会救助
  • 促进共同富裕
  • 助力基层慈善建设
  • 科技助推慈善
  • 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 其它

社区共学养老团队培育

  • 机构名称:北京修实公益基金会
  • 项目类型:其他

【启动背景】

北京已进入老龄社会。衣食无忧、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老年人常常被孤独无助等困扰。鉴于此,我们经过十多年探索,走出了一条由教育研究开路、课程建设起步、落地于社区共学养老活动的精神养老新路。

【目的意义】

此项目,旨在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新时代首都老龄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推进老年教育和社区共学养老”。养老的精髓是自得其乐,是“自养”,具有化解老龄社会问题和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重要意义。

【基本内容】

组建老年共学团队,开展集中培训,开展读书与休闲相结合的团队学习与指导,开展总结评估活动。

【预期目标】

助力老年人提高生活生命质量。培育20个社区共学养老团队,预计项目年覆盖12000人次。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1-2年

已实施周期:5年以上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1000人+( 30000余人次)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300人+

项目受益对象

社区老年人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128万+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30万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北京市

项目合作单位

北京市老年志愿者协会、北京市东城区养老行业协会、相关街道社区

项目需求

快速发展的老龄社会要求我们在项目的内容、形式设计上要契合时代特点、遵循学习规律、破解现实难题、满足老人意愿。

【项目内容设计】1.团队休闲娱乐活动与读书活动相结合,第一年主要学习书目《幸福老年》。2.团队集体学习与成员居家自学相结合,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相结合。3.倡导知行合一,共学共享,相助相伴,有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4.鼓励亦师亦友,培育和发现更多的团队骨干,不断衍生出更多的共学团队。

【项目组织形式】1.开展调研,了解老年人身心状况与需求。2.成立专家指导队伍和项目管理队伍,有针对性的地老年团队实施指导与服务。3.提供学习书目、老年生活学习机(MP3)。4.提供团队活动、总结评估等经费支持。5.与相关单位开展合作,争取必要的支持帮助。

项目目标

【项目总目标】

社区共学养老的内涵:由老年学习团队及其助学者组成的以共同学习为手段,以提高生活质量、助推生命成长为目的的系列行动构成的老年生活方式。

以社区老年共学团队为载体,通过给予性、扶植性、精神性服务,助力老年人在邻里守望相助中共同学习,乐享晚年,初步实现自主养老;助力老年人在自立自强自尊中塑造强大的内心世界,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收获生命成长。

【项目分目标】

1.对东城区一些社区养老驿站等进行实地考察,以了解现状及需求,形成调研报告。

2.培育20个社区共学养老团队,涉及300名老年人,每个团队平均15人。

3.开展5次集中学习培训,主要内容为:老龄社会与精神养老、组织起来与共学养老、带头人素养与团队组织、《幸福老年》导读、智能手机应用,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提高老年人参与项目的积极性。

4.专家对每个团队至少进行6次指导,旨在敦促团队持续开展学习活动、挖掘培育典型、引导学以致用、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升团队整体活动能力。

5.项目结束进行总结评估、交流展示、表彰奖励,以期老年人持续参加社区共学养老活动、积极参加社区建设、奉献他人、收获自己。

6.每位老年人全年参加40次活动,项目结束共有12000人次参与。

项目成效

【老年教育探索有结论】老年教育是终身教育的末端。社区老年教育场所不在校园内,老年教育内容不能局限于休闲娱乐活动;现代老人最需要的是头脑的充实,是在种种老年特有问题面前的应对自如。因此,修实在积极探索并出版五本老年读本且积累了社区共学养老团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老年教育、老年学习须与生活紧密相融,老年人需要的是学习生活化、生活学习化。

【养老模式得以补充】对现有养老模式内涵进行了增容。以共同学习为手段、以提高生活质量、助推生命成长为目的共学养老团队,从精神层面介入,是对以物质给予为主的现行养老模式的有益补充。实践证明,积极、健康而全面的养老模式需要在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上共同发力。社区共学养老模式接地气、零成本、受欢迎,可覆盖。

【老年组团学习有效】在抱团取暖式的共学养老活动中,有利于打破心结的学习内容感召了老年人,学习后他们的家庭关系和谐了,邻里关系和睦了,生活质量提高了,甘当志愿者的积极性高涨了,参加社区建设更加积极踊跃了。

【组织方式日臻完善】实践中,形成了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老年共学团队项目的计划与实施流程。

项目管理

【前期调研】在东城区开展社区养老现状与需求的调研工作,形成调研报告。

【签署协议】与合作方签署协议,发挥各自优势,明确责任义务,共同完成好项目。

【组建团队】一方面宣传发动老年人报名参加到自己喜欢的团队中,另一方面对于现有老年人的兴趣爱好团队予以转型,成为社区共学养老团队。

【培训赋能】为团队成员进行培训赋能。主要包含:老龄社会与精神养老、组织起来与共学养老、团队带头人素养培育、《幸福老年》导读、智能手机应用等5门课程。

【活动指导】各团队既开展兴趣爱好活动,又开展《幸福老年》学习交流,专家深入到团队中进行指导。

【评估总结】召开各团队骨干成员交流分享会和末期总结表彰会,评估项目成效,以扬长避短、可持续发展。

【加强宣传】通过网络、媒体、宣传册等进行宣传引导。加强与相关领导的沟通协调,争取其对该项目的重视与支持。加强与各团队骨干的联络沟通,项目持续向前发展,福祉社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

【风险规避】

1.基金会负责人对项目进行全面、全程监督;

2.制订详细的执行计划并遵照执行;

3.组建微信群,确保因疫情不能聚集时项目仍能进行;

4.组建专家指导队伍,深入共学团队进行指导;

5.适时召开团队骨干成员会议,加强过程管理。

项目实施计划

【进度及产出】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内容:

初期(2022年11-2023年2月):开展调研,了解基本情况和需求;组建共学团队,建微信学习群,项目启动。

中期(2023年3-9月):开展“老龄社会与精神养老”等五门课程培训,开展团队兴趣活动和《幸福老年》共学交流活动,专家深入到团队中进行指导。

末期(2023年10-12 月):进行总结评估,召开总结表彰交流会。

【宣传手段】通过修实公众号、微信群等进行实时交流、总结交流、项目开展情况交流,联系媒体进行报道,编印项目宣传册进行宣传。

【风险控制】建立专家指导队伍与项目管理队伍有效合作的工作机制,及时沟通情况、解决出现问题;建立线上线下均能有效开展学习活动的平台,确保学习计划有序推进。

【创新发展】学习是最实惠的养老,共学团队成员是最大的资源。共同学习、共享快乐、相助相伴、乐享晚年是这个项目的核心理念。实践证明,老年人喜欢这种新型的社区共学养老模式。通过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使此项目从组织落实到共学养老团队自身发展均具有可持续性、可复制性、可推广性。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项目负责人:

孙桂华(北京修实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北京市学习型城市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社区学习共同体研究中心(全国) 兼职研究员),负责组建专家指导队伍、培训、召开项目工作会议、把控项目进度等。

其他人员:

陈茂雷(北京修实公益基金会秘书长)负责联络合作机构、调研、项目执行

王宇峰(北京修实公益基金会老年教材主笔)负责文案、宣传。

张朵江(北京修实公益基金会项目专员)负责联络共学团队骨干成员、材料收集保存、项目执行

项目年度预算

详见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