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聚焦乡村振兴
  • 开展社会救助
  • 促进共同富裕
  • 助力基层慈善建设
  • 科技助推慈善
  • 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 其它

“朝阳群众”助力社区疫情防控服务项目

  • 机构名称:北京市朝阳区弘益社会工作事务所
  • 项目类型:围绕国家战略和政府民生重大项目

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政社合作实践带来的成果不言而喻,社会力量对疫情防控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社区治理依然面临防控共识凝聚力弱、防控队伍建设滞后、特殊群体难以纾困、多元主体难以协同、可支配公共资源有限、志愿者的情感和文化需求被忽视等困境。

本项目立足防疫现状,以志愿者群体为主体,通过“防疫卫士”联动行动、“防疫管理”提升行动、“防役实践”志愿行动、“防疫精神”传承行动,从群众可参与的层面为切入点,解决其参与困境、激发其参与热情、提升其参与能力,扩大“朝阳群众”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的广度与深度,彰显“朝阳群众”的温度与热度,间接提升“朝阳群众”的满意度与幸福度。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1-2年

已实施周期:未开展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直接受益300人次,间接受益1500人次。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直接受益200人次,间接受益2000人次。

项目受益对象

一线防疫工作人员、防疫志愿服务力量、普通居民、受疫情影响的居民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10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10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北京市

项目合作单位

北京市朝阳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项目需求

“朝阳群众”已经成为朝阳区居民深度参与社会治理的品牌,尤其是在近两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更是随处可见一线防疫志愿力量的参与。

“如何为“朝阳群众”这个品牌赋予更多、更新、更具时代特征的意义?如何通过本次疫情凝聚朝阳居民,为朝阳区志愿服务力量输入新鲜血液?如何引领更多的朝阳居民参与疫情防控、延续朝阳精神?”都是需要我们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项目目标

通过配合、补全政购《“朝阳群众”助力社区疫情防控服务项目》,以“防疫管理”提升行动、“防疫精神”传承行动两个主题,扩大“朝阳群众”品牌效益,彰显“朝阳群众”的温度与热度。

1.“防疫管理”提升行动

  在原有项目面向防疫志愿力量开展技能培训的基础上,为其提供心理服务。

(1)面向基层一线防疫工作人员提供心理支持、情绪纾解服务,缓解心理压力的同时提升其抗压能力和处理压力事件的能力。

(2)面向被隔离人员(包含确诊康复人员和密接隔离人员),以成长性小组的形式开展心理回归服务,帮助被隔离人员重新审视被隔离的这段经历,能够以一种更为积极、乐观的心态回归原有生活。

2.“防疫精神”传承行动

以《人民日报》社评“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兴”为核心,搜集、整理北京市朝阳区在这2年多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展现出的“朝阳群众”精神,并将这一精神升华、提炼,形成成果性材料。

内容主要从一线防疫工作人员视角、防疫志愿服务力量视角、普通居民视角、受疫情影响的居民视角(如密接后自我隔离的“中国好邻居”、确诊后准确流调的“北京大爷”)等,展现朝阳区抗疫工作中感人的点滴瞬间,记录朝阳精神,激发“朝阳群众”志愿热情。

项目成效

1.面向基层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开展集体心理解压服务2场,每场不少于30人次,共计服务不少于60人次。

2.面向基层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开展不少于20次的个案服务。

3.面向被隔离人员(包含确诊康复人员和密接隔离人员),开展不少于1个主题的成长性小组,小组成员不少于7人不多于13人。

4.总结、梳理一线防疫工作人员、防疫志愿服务力量、普通居民、受疫情影响的居民身边发生的故事,每种视角的故事不少于2个,最后形成文字性成果材料。

项目管理

本预案用于指导在新冠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项目执行周期内常态化工作以及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相关应急工作。

(1)项目活动设计

在项目活动设计上,可结合疫情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活动参与方式,如项目对接会、经验交流会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同时在活动内容的设计上,也可针对相应情况进行调整,若疫情形势严峻,及时与主管单位、监管单位等进行沟通,共商解决方案。

(2)项目执行周期

项目周期内以科学、合理的原则,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新冠肺炎疫情在活动过程中传播。

①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外场活动做好会场布置,准备测温仪、口罩、消毒酒精等物品,设置测温通道;内场活动做好会场布置,对活动场所进行消毒。

②活动期间:扫描北京健康宝;设置专人对所有进入人员进行体温测量,避免人员密集,所有参与人员均需佩戴口罩;加强室内通风:制定合理的人员路线分流措施,严格控制参与者数量避免出现人群聚集。

③清洁与消毒: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并保证方便参与者手部清洁。

④疫情应对:当出现体温异常人员时,及时与社区联系,采取相应措施;当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疑似症状人员时,应及时与社区取得联系,由医务人员进一步排查核实,对其活动的场所及使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项目实施计划

1.“防疫管理”提升行动——工作人员

时间:2022年9月至2022年11月

服务对象:基层一线防疫工作人员

内容:①面向基层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开展集体心理解压服务2场,每场不少于30人次,共计服务不少于60人次;②面向基层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开展不少于20次的个案服务。

产出:①个案服务20次;②集体服务2场,60人次。

2.“防疫管理”提升行动——被隔离人员

时间:2022年9月至2022年12月

服务对象:被隔离人员

内容:面向被隔离人员(包含确诊康复人员和密接隔离人员),开展不少于1个主题的成长性小组,小组成员不少于7人不多于13人。

产出:成长性小组1个。

3.“防疫精神”传承行动

时间: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

服务对象:朝阳群众

内容:内容主要从一线防疫工作人员视角、防疫志愿服务力量视角、普通居民视角、受疫情影响的居民视角(如密接后自我隔离的“中国好邻居”、确诊后准确流调的“北京大爷”)等,展现朝阳区抗疫工作中感人的点滴瞬间,记录朝阳精神,激发“朝阳群众”志愿热情。

产出:总结、梳理一线防疫工作人员、防疫志愿服务力量、普通居民、受疫情影响的居民身边发生的故事,每种视角的故事不少于2个,最后形成文字性成果材料。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李娜(项目负责人):①项目人员的分工安排,与项目实施单位进行沟通洽谈;②联系利益相关方,按时、合理地推动项目阶段性工作进行;③重大活动策划与组织、地区重大资源整合、评审工作准备、项目自我评估。

闫洁(项目专员):①协助配合项目开展,对活动进行具体内容的策划与执行;②对项目中的志愿者进行指导和协调;③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资料进行梳理和汇总;④相关活动的带领着、协助者。

项目年度预算

附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