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园文旅文创香村”乡村建设
- 机构名称:北京市石景山区时尚环保联盟研究所
- 项目类型:聚焦乡村振兴
依托顺义区北石槽镇浅山区良好生态环境,引入芳疗、园艺、音乐、绘画、建筑、环保等先进的科学艺术资源下乡落地,为首都生态文明做一个花园式的生态屏障。响应国家“保文脉、保生态、保民生”的未来发展总体策略,以创作、创造、创新为根本手段,以文化内容和创意成果为核心价值,以知识产权实现或消费为交易特征,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体验的具有内在联系的产业集群,形成文化创意可看、旅游创意可游、农业创意可的融合产业生态链。高度契合首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城市建设发展的第一道生态屏障所倡导的生态环境优美,生物物种多样、山区居民共享共生美丽家园的总体目标,更有创建特大城市生态文明示范地区的独特优势。
项目实施周期
计划实施周期:5年以上
已实施周期:未开展
项目受益人数
目前已覆盖受益人数:0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再次覆盖项目受益人数:10000
项目受益对象
城市居民、乡村居民
项目资金规模(年度)
已开展的项目规模(万元):0
本次公益创投计划开展项目规模(万元):50
项目主要实施地域
北京市顺义区北石槽镇5个重点村
项目合作单位
顺义区政府、北石槽镇政府、下西市村委会、半壁店村委会、西赵各庄村委会、良善庄村委会、北石槽村委会
项目需求
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也是社会发展痛点问题难题。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大量空心村出现存在,即使北上广深一线大城市的周边乡村 也依然是贫穷落后代名词。
时尚环保联盟十多年在北京城市社区一线调研开展活动,整合了一大批有能力有特长有资金有资源的各领域行动者,这些人对环境的认知和热爱让他们关注到乡村的发展,是振兴乡村不可或缺的优势资源,在乡村落地,能迅速补足乡村发展稀缺,以乡村特色为重点的文化、生态一体化产业模式,在让农民创收的基础上,改善农村环境,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打造集“生态优美、生物多样、文化丰富”为一体的乡村模式,走好乡村绿色发展、文化兴盛之路。
项目目标
总目标:花园文旅文创香村示范项目建设
数量:以顺义区北石槽镇下西市核桃园百年古树林地为基础,辐射周边国家重点文旅文创乡村示范点,1个基地带动5个自然村历时3年成为后疫情时代的健康可持续花园式香村。
进度:3-5年时间为花园文旅文创香村培育具有防疫灭菌提升健康免疫功能的芳香作物并在5个村做造景种植和产业链条发展培训,重点培育3-5个优势品种成规模化香村生产基地。
质量:打造北京的“蒙马特”高地。北石槽具备成为“蒙马特高地”的地域优势,以公益资源优势引入芳疗、园艺、音乐、绘画、建筑、环保等资源下乡落地;举办绿色歌曲创作、摄影展、绘画采风等特色活动,加强乡村与艺术融合。
效益:以芳香作为经济效益产出源头,形成家家户户种香草,村边杂地成花园的模式,让每寸土地都成为芳香经济作物的土壤,产出香草茶,纯露精油等香草周边衍生品,在后疫情时代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据中科院植物所芳香课题组研究,芳香作物经济效益6000元/亩,利用林下村边庭院等闲散杂地即可产生高额经济效益回报,美化环境提高受益一举多得。
成长:1个基地带动5个乡村,形成一套可复制的发展模式,带动更多乡村发展为 “香村”。
筹款:在公益创投资助下启动,未来可以发展公益+商业模式。
项目成效
目标1:香村花园基地。
预计产出成效:花园基地建设预计3年开始产生成效,以复制模式培训、香村管理团队培训为主要产出内容,预计年产出300万。
目标2:5个香村杂地荒地绿化地庭院等香草种植预计6000元/亩产出经济效益;按照每个村投入100亩计算,每个香村可增加收入60万元,5个村预计年产出300万元。
目标3:艺术主题活动带动乡村文旅文创发展,按照文旅民宿每个村20户计算,年增加收入200万元。
项目管理
项目计划:在公益创投资助下启动,项目实施周期为5年,预计3年开始产生效益。
筹款:在获得公益创投资助后,建设香村花园基地,研发香村文旅文创衍生品,发展造景种植和产业链条发展培训,形成一套可复制的发展模式,探索发展公益+商业模式,实现自我造血。
进度:建立系统的项目管理、监督及评估机制,增设外部资源整合及人员配置管理制度,保障本项目及后续类似项目持续运行。预计3-5年培育3-5个优势品种成规模化香村生产基地,并在5个村做造景种植和产业链条发展培训。
成本:完善项目财务管理,建立项目独立台账,依据政购项目资金管理要求,按照预算严格控制项目成本,并由专人进行财务管理。
质量:加强乡村与艺术融合,以公益资源优势引入芳疗、园艺、音乐、绘画、建筑、环保等资源下乡落地。
采购:香草等采购基于中科院植物所芳香课题组专家把关筛选,其他项目必需品由专人负责采购。
人力:加强技术指导与培训,致力于培养复制模式销售服务、香村管理培训团队。
利益相关方:整合政府、高校等多方面资源,强化共建合作关系和协调联动联系。
风险:针对疫情等不确定因素,无法开展线下活动的情况,制定线上实施方案,包括直播、云体验等,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项目实施计划
项目预计实施周期为5年,3年后开始产生效益。
实施进度:3-5年时间建立后疫情时代的健康可持续花园式香村。
阶段性产出:建立香村花园基地;打造北京的“蒙马特”高地;研发香村文旅文创衍生品;培育复制模式销售服务、香村管理培训团队;形成可复制的“香村”发展模式。
风险控制:建立项目考核评估制度,在关键时间节点评估执行情况,及时调整项目执行方式,确保最终实现项目目标。
宣传计划:
1.项目执行期间,依托抖音、视频号、微博、微信公众号、小红书等平台建立项目专属账号,持续开展自媒体推广,自媒体传播材料的积累。
2.项目重要活动节点依托国家权威网络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形成项目有效社会影响力。
创新性:
1.理念创新 花园式香村新理念 后疫情时代健康美好生活方式
2.模式创新 科技艺术融合环保 文创文旅生态民生
3.服务创新 公益整合资源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商业双驱动
可持续性:以花园式美好生活方式作为美好唤醒契机,以艺术文创和芳香经济有效结合,梳理出一套可复制的美丽“香村”发展模式,成为后疫情时代人与自然健康和谐发展的美好生活方式。
项目执行团队介绍
项目组
于玉玲,项目总监,负责总策划,资源整合,项目评估
朱凤婷,项目主管,负责跟踪项目进展,完成项目总结
徐乐中,营销总监,负责外联
李纷,活动执行,负责组织、协调
欧云,活动策划,负责活动策划
财务组
邢慧民,财务总监,负责项目资金管理
春莹,出纳、助理,负责采购
外部支持
闫鑫,视觉制作,负责摄像、摄影
夏芳芳,项目研发,负责项目内容管理
项目年度预算
专家咨询费10000
活动费50000
培训费100000
人员工时费10000
材料费100000
管理费50000
场地费100000
宣传费50000
税费30000
合计500000